“爹,娘,这是谁来咱家了?”
屋里正说话呢,外头进来个媳妇,说是媳妇,其实年纪也不小了,看着也得有四十几岁。
来人巧莲不认识,想来应该是李家的三媳妇了。
“贵客呗,还能是谁?后屋你曲家大叔大婶。
那年你曲大叔回来,不是见过一回么?”李嫂子笑呵呵的说道。
“这是老三媳妇,秋月,五四年秋天嫁过来的,生了三个孩子。
老大是闺女,早就嫁出去了,老二是个小子,去年考上大学,现在在沈阳读书呢。
老三就是建华,在宽甸念书,这是放假了还没开学,开学就去县里住着念书了。”李嫂子给巧莲介绍了一下。
“这是你曲家婶子,那是你曲家几个兄弟和他们媳妇。看看人家,这么多孩子,多兴旺啊。”
李嫂子挨个儿都给介绍了一下,李家三媳妇秋月,也过来跟众人见礼。
“那啥,建华啊,赶紧去后屋喊你大伯和大伯娘,就说家里来贵客了,让他们过来。”李嫂子吩咐孙子去后院喊大儿子大儿媳。
“老二一家现在搬到宽甸城里去了,老二家那俩儿子招工在城里上班,老二也在县城找了个打更的活,前年搬过去的。
现在老三跟我们一起住,老大在后头房子住。”李嫂子解释了一句。
“呦,二侄子一家都进城了啊,真不错,嫂子,你有福啊,儿孙也都这么出息。”
如今这年月,能招工进城,那可是不错的生活呢,难怪李家看起来日子还行,原来是有门路啊,挺不错。
“混日子呗,但凡能从这穷山沟里走出去啊,就赶紧往外走。
我一直都说家里这些晚辈儿,一定要好好读书。
读书说不定就能走出这山沟,要是不读书啊,就只能一辈子在这穷山沟里呆着了。”老李叹口气说道。
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读书就是他们的希望。
“嗯,对,孩子一定要读书,好好读书,就能多一条出路,咱不管是再苦再难,也该供孩子出去念书。”
巧莲满赞同老李这话的,如今这个年月,读书算是底层人最好最快的出路了。
尤其是在眼下这几年,只要有文化,都能找个不错的工作。
建华跑出去不多时,就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然后李家老大两口子也过来了。
“婶子,真的是你啊?刚才建华跟我说,我还不信呢。
哎呀,这么多年没见,婶子还和以前一样呢,一点儿都没变。”
李家大儿媳桃花,见到巧莲特别高兴。
其实她比巧莲还大几岁呢,巧莲头一年嫁到曲家,桃花第二年开春嫁到曲家,之后俩人又一前一后生了孩子。
俩人年纪相仿,也有话说,以前就处的特别好,这些年又住着曲家的房子,所以一听说巧莲回来了,桃花可激动呢。
“是我,桃花,咱们又好多年没见了。”巧莲见了桃花也觉得亲,这种感情,不会因为多少年没见就淡了。
“婶子,这都是你家孩子啊?哎呀,婶子家的孙子孙女都这么大了。
这日子可真不见混啊,我们家的孙子也不小了呢。”
桃花家儿子跟嘉康差不多大,娶媳妇又早,桃花的孙子比雪晴还大好几岁呢。
“几个皮孩子也不知道跑哪儿去嘚瑟了,等着他们回来,让他们过来,跟婶子家的娃一起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