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莲回了一趟大营,跟亲人团聚热闹了一天,到下午了才坐着小客返回县里。
之后曲维扬回单位上班,巧莲的诊所也重新开门营业,她出门时间长了些,一开始病人少,正好可以静下心来整理东西。
雪晴和铭昕都开学了,回学校去上课,家里一下子清净了很多。
三月六号,嘉康美琳从东岗搬到了县里来,风林风华等人开着车过去帮忙,把行李家具等都用车拉过来了。
嘉康夫妻搬过来,住到了西屋,这样一来家里多了人,也热闹了些。
白天大家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傍晚美琳下班,跟巧莲俩人说说笑笑的做了晚饭,一家子热热闹闹吃完饭看会儿电视。
巧莲再教铭昕一阵子医药相关的知识,反正日子过得充实也有乐趣。
三月十二号,佳莹从首都打过来电话,说是她的手续全都办好了,第二天就要出国。
巧莲少不得又嘱咐了佳莹一番话,娘俩在电话里聊了一阵子,这才依依不舍的挂了电话。
十三号,佳莹坐飞机出国,几天后到了目的地,立即写信回来报平安。
巧莲接到信,得知闺女到了那边一切都好,总算放心了些。
到了四月里,嘉和打电话过来,说是那两处铺子已经全都收拾好了,菜馆打算择吉开业。
同时,嘉和也开始谈养殖场的事情,他打算在城郊农村弄一块地,专门养殖新品种肉牛等。
合伙人也已经找好了,是一位农业大学的学生,畜牧兽医专业出身,家就是当地的。
双方合作,对方的兄弟和父母负责养殖场经营,他给做技术顾问。
嘉和投资建养殖厂,从外面引进新品种牛羊等,双方合作经营,利润五五分成。
儿子有本事,项目一个接着一个投,巧莲也很高兴。
于是问了嘉和手里资金够不够,要是不够的话,她这边有钱,可以支援一部分。
嘉和自然是不需要用家里的钱,他手里的钱足够用了。
几天之后,嘉和在首都的谭家菜馆正式开业。
这一次是两个铺面打通了开起来的,占地不小,里面装修的也好。
加上前期宣传做的到位,一开业就生意很红火,曲家又多了一项进钱的生意。
到了六月,凤城那边也传来好消息,玉淑在丹东、沈阳都开了分店。
又把凤城铺子隔壁那家给买了下来,扩大经营,旁边儿成了一处服装加工作坊,作坊里加工出来的成衣,发往丹东和沈阳。
同时,婉瑛在首都也租了两个门面,开了两家服装店。
玉淑给发货,这边服装店只出售成衣,那些衣裳的样式新颖大方,不会太出格但是人穿上却又特别精致合体。
所以服装店一开业就很多人都去买,服装店里那些衣裳的款式,也直接引领了首都服装的流行。
没多久,就看见大街上的人,都穿着差不多款式的衣裳了。
首都这边生意好,订单不断,凤城那头作坊也是加班加点的干活。
玉淑又招了不少人,大多数都是大院里的媳妇们。
这些媳妇的丈夫多数都跟着到了西南,她们没什么工作,在家就是成天提心吊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