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此景何曾相似,就在不久前的河北路他杨荣刚刚亲身体验过,如果不是他应对及时,此时怕早已是身首异处。想到此处,杨荣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脖子,万幸脑袋尚在,不过却也让他浑身一颤。
“撤!赶紧撤到没有北狄人的地方!”慌乱之下,立刻撤退的想法瞬间便浮现在了杨荣的脑海之中。几乎没有经过思考,杨荣便立刻下达了后撤的命令。
不过相较于如今在前锋军中的陆骞,此时负责护卫杨荣的心腹却是耿直了许多,立马便劝阻道:“大人,此时万万撤退不得啊!大军两翼如今虽然已经陷入溃散,但是北狄蛮子短时间内并不能攻克。
只要大人此时振臂一呼,依靠周围和后军的雄厚兵力,未必不能反败为胜!可如今大人下令撤退,只要帅旗一动,必然全军惊恐,那便再也无法挽回了!”
可是此时一心想要保住自己小命的杨荣那里会理会属下的劝阻,“很好!如今帅旗确实不宜轻动,我命你在此留守护住帅旗!待我撤至后军后,立刻调兵反击!”
杨荣的这番命令无非是想要让自己留下稳住全军,并帮他吸引北狄的注意力。作为杨荣的心腹,这名属下心知肚明,可是却又无力阻止杨荣后撤。
无奈之下,他只得接下了这个几乎必死的命令。同时,心中也只能期望杨荣顺利撤至后军后,可以立刻调集兵力展开反击。
不过,他的希望最终还是落了空。
在顺利后撤之后,杨荣刚刚和后军汇合,便立刻下令全军转向,向来时的祁连山方向迅速撤退的命令。尽管有禁军中的将领一力阻止,可是铁了心要后撤的杨荣祭起自己的帅令,在连斩了三人之后,终于无人再敢反对。
西路军除了跟随杨荣撤出的部分中军,以及尚未被波及的后军之外,其余的近二十万大军在自己尚未知晓的情况下,就这样被他们的主帅杨荣彻底抛弃了。
陷于乱军之中的李德裕在暂时稳住阵线之后,返身前往杨荣的车架请求援兵,不过得到的却是对方早已率军后撤与后军汇合去了。眼看援军无望,万念俱灰之下,李德裕只得仰天长啸,呼出了:“奈何!奈何!”
身为禁军宿将,李德裕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返回战场。
最终,随其北上的数万禁军,都头以上将官全部战死,包括三名都头在内仅有不足三百人得以侥幸存活,而其中最终能够活着返回故地的只有七十二人。
相较于深陷乱军之中的李德裕,此时宋德荣的境况却是要好上些许。
在北狄发起进攻的时候,为了第一时间彻底打乱西路军的阵型,因此选择了从大梁西路军前锋部队和中路军的间隙之间突破,也因此给宋德荣留下了充足的反应时间。
不过,他手中的五万前锋部队面对的却是由北狄王日连赫赤亲自率领的十万北狄骑兵。虽然是此时北狄三十万大军中战力较弱的部分,但是在北狄王日连赫赤的亲自率领之下,高涨的战意已经弥补了些许的战力不足。
双方刚一交手,宋德荣便意识到了情况不妙。
对方的冲锋几乎悍不畏死,宋德荣亲眼看到一名北狄骑兵被神臂弩射中数箭之后,拼着最后一口气还拉下了一名靠近自己的西路军骑兵。最终,坠马的两人皆战马的马蹄碾成了肉泥。
双方激战两个时辰之后,宋德荣手下的五万大军已经战死过半,剩下的也几乎人人带伤。
此时,手臂中了一箭的李钰还不知道后方的情况,“大人!再这样下去,怕是要支撑不住了!后方的援军到底什么时候可以抵达?”
已经接到李德裕派人冒死突围送达的军情的宋德荣内心知道已经不可能有援军,但是面对自己心腹部下的焦急询问,却仍是镇定地回答道:“一个时辰之后,援军即可抵达!通令全军,坚持住最后一个时辰,此战之后,本官亲自为所有人请功!”
“遵令!”
知道己方援军一个时辰之后即将抵达,大梁西路军前锋部队尚未战死的将士们瞬间士气大振,原本在北狄骑兵冲击之下,已经开始摇摇欲坠的军阵立时就稳固了下来。
在后方指挥的日连赫赤第一时间便发现了对面的南朝西路军突然恢复了士气,尽管心中颇为不解,但他却也并没有放在心上。眼下,日连赫赤更关心反而是前方战况的最终走向,而就在此时好消息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