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娥、内侍、别看皇叔与皇后,就皇后这样,大家也不哭了,只盼着多吃点。
霍青嬅到底争气的,吃了半碗。
就像一步迈过去,这吃下去,身上就多了力气。
皇叔又喂她一点。
其实已经有起色,不过赶路,确实累,所以要停留几天。
幸而天凉,又不到特别冷,秋高气爽天气也好。
霍青嬅不能赏景,也能嗅到秋景的气息。
知府匆匆来。
自然是隔着屏风,不是谁都有资格见皇后与皇叔。
皇后赈灾的时候见过平民?那是赈灾那是爱民如子,知府不是皇后的儿子。
知府正纠结:“来的是谢大儒侄孙女,说奉旨进京,将是皇太弟之妃。”
席澹下旨:“全斩了。”
护卫立即去。皇后病重,还有哪个敢来撩。
知府急:“谢大儒、儒士之首。谢小姐水土不服,请太医。”
霍青嬅是病重,知府能听清,外边一阵惨叫。
护卫的实力,很快就解决。
知府趴地上不敢动。
谁不知道皇叔厉害,一边赈灾一边杀人,有人说官场地震。知府一点不想被震下去。
护卫进来,身上收拾干净,隔着皇后也稍远:“剩谢小姐及丫鬟几个,说是济王妃旨意。”
本来,皇叔下令,遵照执行,但济王妃不太一样。
霍青嬅刚好闹明白:“谢小姐给济王妃送去。”
一个内官跟着去。
稍微明白的,就知晓其中意义。
谢家说济王妃旨意,如果真,这是警告就怕济王妃不敢认谢小姐没好下场,若是假,想坑济王妃只会死的更惨。
能打出济王妃的旗号,怕是有什么,济王妃自己处理干净。
儿子将来是皇帝,就算不能追封,济王封地、可不小,以后皇帝各种实质性补偿,济王妃好处是不会少的。所以,也该为她儿子做好。
知府爬出去,也该压住儒士。
有人想借儒士兴风作浪。
但焚书坑,儒士、不过统乂治的工具,让他们唱就唱,让他们哭就哭。
皇后赈灾回来,还有人作这幺蛾子,平民百姓很多不愤。
皇太弟纳妃是应该但年龄又不大,谢小姐完全当自己未来皇后。
有人干脆编顺口溜,骂大儒,利欲熏心。
霍青嬅、席澹都不在意。
过得三天,皇后确实在好转,太医都喜极而泣。
太医高兴嘛?皇后好了有赏,不好了、假如皇叔一怒只怕太医得换一批。
太医更尽心了。
消息传出去,外面传的变了样儿。
直说谢家想当皇后,冲了真正的皇后。
小样儿,煞气挺重,谢大儒夷族。
本来子虚乌有?不尽然,谢大儒与谢菀算同宗。
不是连宗,谢菀的本家确实与谢大儒一处,如果谢菀胜出,谢大儒指定沾光,谢大儒也没少帮谢菀。
没了谢菀还敢来一个谋皇后位,不诛他诛谁?
就凭皇后与谢菀的恩怨。
何况谢大儒名声响,对平民也没多少恩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