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黑得最多的“贾诩乱武”。在一些人眼中,正是因为贾诩的挑拨,才有了后来的长安兵祸,数十万长安百姓被西凉军屠戮。他们认为王允是“唱旦”的,是贾诩为了一己私利,阻碍了大汉一次极有可能的复兴。然而清醒一点吧。
事实上,刺董成功后王允就飘了。先是以“惋惜”为由杀了名士蔡邕(董卓对士族还是不错),后又污蔑了一把太史公,说什么“昔日武帝不杀司马迁,终使谤书流传于世”,执掌大权之后开始妄评圣贤,活脱一副小人得志。
这也就算了,在如何处置西凉余党方面,王允也是一团浆糊。董卓死后,还有一群西凉军将在取保候审,该怎么处置是个问题。当时吕布就劝王允说:我们应当采取怀柔的方式来安抚董卓旧部——“以卓财班赐公卿、将校。”
可估计王允也打过311吧。我一个政治80的怎么能听你一个政治20的建议呢?于是坚决不允,还说出这样一段话来。“此辈无罪,从其主耳。今若名为恶逆而特赦之,适足使其自疑,非安之之道也。”
直译过来就是:这些人都是从犯,不过是跟错了人。如果现在以叛逆之罪来赦免他们,反而会给他们带来心理负担。所以嘛,还是不要赦免为好!等等,这啥意思?你听懂了吗?对不起,王允这一段回答我是一直没看懂。你这是要杀呢?还是放呢?
当然了,聪明人有很多,自然会有一串引申义不停洗。只是不管怎么洗,最后传到西凉人那里就是那一句:“(王)允欲尽诛凉州人。这样的表达方式,我以为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飘了。
王允觉得:儿等生死尽在我谈笑间,我想你死就得死,我要你活你才能活。可问题是这样的态度你让凉州人怎么想?对,之前董卓乱京时我们是帮凶,我们承认有罪。但事关生死,你就不能旗帜鲜明一点,好好说话吗?
于是,同为西凉户籍的贾诩坐不住了,主动来找本来打算回家的李傕、郭汜等人商议。他说:闻长安中尽议诛凉州人。而诸君如弃众单行,一亭长能束矣。不如率众往西,以攻长安。若幸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
在我看来,贾诩这样讲完全没有问题。当初带头造孽的是董卓,如今首恶已除,还要逮住不放搞什么地域歧视。你这不逼着人反吗?而他的思路也值得肯定。放弃了军队,则命不保。“若幸事济”和“若不济”是提出两种可能性。
从理性的角度告诉大家,举事的成功率不高。明显被逼无奈嘛!而且哪有什么“乱武”,贾诩明明说是“奉国家”——换成我们来扶持献帝,匡扶汉室。三观的落脚点也很正(你要剿余勿尽,我还清君侧呢),何乱之有呢?
一直觉得,看历史必须是要有三观的。正确的三观就是要看这个政权、这个集团的言行,是否符合逻辑、人伦、大义。而诸如某些人鼓吹什么不带观点的客观公正、看史要带脑、“品,你仔细品”的提法,那才是最大的主观。
最重要的是,面对后来举事成功,长安城“白骨委积、狼藉满道”的结果。贾诩一直在用具体动作告诉我们,他很后悔。他也一直在证明,自己的初心和李傕、郭汜并不相同,他在尽力弥补这场不可控的浩劫。
其一:西凉人掌权后,想让贾诩做大官(封侯)。贾诩坚辞不受,去担任了尚书(中层)一职。“典选举,多所匡济,傕等亲而惮之。”为的是占住人事岗位,启用了一大批能人,多做实事以补兵祸。为什么掌权之后,傕等对他会“亲而惮之。”
那是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正义。譬如:李傕想把献帝弄到军营里,他坚决反对。李郭兵败后要跑路,劝他一起走,他说:我世受汉恩,绝不能背离。试问,当时汉末的满朝公卿谁又能做到这一点?
其二:保护皇室。和普遍意义上的权臣一样,李傕折腾刘协也是杠杠的。不仅随意拿宫廷用品(丝绸)赏赐部下,还承诺手下的数千名羌胡人:“许以宫人妇女”。于是,当这些少民们开开心心地跑到宫里去喊:天子安在?
李将军说要给我们宫廷美人。他说的话能作数吗?可把献帝吓住了——帝患之。是贾诩想了办法:乃密呼羌、胡大帅饮食之,许以爵位珍宝,于是皆引去。文和兄这张嘴厉害啊,仅仅是请吃请喝一顿,就抵住了权臣实打实的宫廷封赏。
也正因为此事,傕由此而衰弱。而且,贾诩认为:仅仅防守是不行的,还得反击。李郭现在为啥这么牛叉,那是因为天子在手、天下我有。只有把献帝转移出去,才能釜底抽薪、拔本塞源。于是趁2人闹兵争的时候,贾诩又密送天子出长安。
将印绶交还给了皇帝。在李郭得知献帝出逃,率军追击时,还装作不知一起行动,暗地里玩起了终极无间。结果,凉州军尽管追上了王师,却跑掉了献帝。而当李傕要杀俘获的大臣时,也是贾诩挺身而出,曰:此皆天子大臣,卿奈何杀之?这才作罢。
无论黑子如何脑洞,就凭贾诩这敢于直面屠刀的勇气。比起董卓之乱时,那些唯唯诺诺、哭哭啼啼的所谓汉臣(王朗?),要厉害多了吧。所以我一直认为,好人,仁慈之心的人凭啥会显得懦弱,那是由于还没被逼疯。当事情发展过了一定界限时,一切魑魅魍魉都会在正道之光面前烟消云散。
李郭身死时,贾诩正在家里奔丧。而在此期间,京城长安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天子由曹操迎回许昌,而凉州势力随着自相残杀,逐渐消散。身为凉州人的贾诩举目无亲,只好去投在华阴的同族——段煨了。
段煨其人呢,其实也算是个好官啦。懂得安境种田保民,在乱世之中守护着自己的平静。然而最大的缺点就是——妒贤嫉能。贾诩一来,他就担心这位能力超强的老乡会抢自己的基业,于是把他当成祖宗供起来。这让贾诩很不安。
因此在张绣屯兵宛城后,贾诩便立刻去投张绣去了。有人问他:段煨待你不错啊,你为何要走呢?贾诩道:煨性多疑,我去则喜,又喜得外援,则家中妻子必俱全矣。从结果来看,对于向段煨这样的普通人。
贾诩的人性分析还是很准的。之后,段煨确实一直照顾其亲人妻子。因为他不是李郭那样的亡命之徒啊。最重要的是,面对别人的排挤,贾诩并没有哀天怨地,或者像晁盖那样灭了王伦,鹊巢鸠占。你不容我,我走便是。
有能力的翩翩君子,又怎会把那些潜规则放在眼里呢?投靠张绣后,贾诩有过一段时间的如鱼得水。初占宛城的张绣也不过30来岁,还是个热血青年,他对贾诩的到来很高兴。”礼甚重“。毕竟两人也都曾是西凉系(张绣的父亲:张济是董卓的部下。)
而贾诩也认为找到了安生立命之处,想好好干下去。不仅主动出使刘表,化解了与南方荆州势力的矛盾(张济是在与刘表的争斗中战死的)。还与张绣二人一文一武,在宛城巴掌那么大的地方内修政理,外御强敌。居然在曹操、刘表这两大势力中间经营了不少年。
但为啥之后还是降曹了呢?我想,这也是天下大乱时,弱小势力的无奈吧。这里有一段小插曲。贾诩出使荆州时,受到了刘表的热情招待。但他对刘表的评价并不高,说,”(表)平世三公之才,不见事变,多疑无决,无能为也。“
当然了,这也只是个人看法。历史上的刘表也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正所谓民能”安居乐业“,士能”各安其道“。不仅把荆州治理得井井有条,还两次为张绣抵抗曹操提供了支持。可无论怎么说,曹操一伐张绣时,二人二话没说立马就降了。
这里面的情况谁又知道呢?估计也就觉得刘表是个“座谈客”,是真的不行吧。而且,贾诩劝张绣第二次投曹是有时机选择的。啥时机?官渡之战曹袁对峙期间。要知道,当时天下有一大半人不看好曹操。曹操手下也有一大半在与袁绍在通书信。
但当曹、袁两家使者同时到宛城的时候,是贾诩坚决地把袁使赶走,转过来却帮张绣分析。他说:其一,曹操奉天子以令天下,政治正确。其二,袁绍实力强,我们去投靠多半会被轻视。曹操实力虽弱,我们去了相当于解燃眉之急,一定会受到重用的。
其三,一个人的志向远大,一定会有容纳私怨的海量,向天下人昭显他的仁德。因此问题来了,如果说贾诩真的是见利忘义的人,为何不劝张绣去投实力更强的袁绍呢?三观正,识事务、懂人性。一个聪明人为什么又不能成为一个好人呢?
当然了,第二次投降时,张绣与曹操已经有了杀子之恨。其结局也似乎有些打脸(张绣最后是被曹**死的)。可在当时的情况下,两大势力都在吸纳各中小势力,得道多者,能多一分便是一分。
曹操有霸王之志,“不杀一人而绝天下”同样也是情真意切的啊。有人说于禁是曹家外姓第一将。私以为比起张绣的待遇那是差远了。张绣归附后,封杨武将军(中将),食2000户,远超曹氏亲将甚至是曹丕、曹植。
当时排名第二的夏侯惇也不过700户。此外,“为子均娶绣女。”曹张两人还互通了亲家。贾诩本人也被封为冀州牧(遥领)。这本来也是一个被重用的结局啊。谁会料到曹操的内心是如此的阴暗与反复呢?
站在上帝视角看历史,可以去猜测很多种可能,而面对真实人生岔道时,我们往往只能根据理性来做出相对合适的选择。如果读历史不去把握主要脉络,而是什么事都要纠结一番。
那么诸如荀彧、荀攸、许攸、杨修、孔融、崔琰、娄圭等人,岂不都是傻子?这些人哪一个不是在曹操落魄的时候给予了鼎立支持,结果呢?在天下大定时,哪一个又不是曹操的刀下亡魂?问题的关键不是建议错了。
而是曹操本来就是个心狠手辣、反复狡诈之徒。实在搞不懂,如今一些人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去赞美这样的曹操也就罢了。还要把这个人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告诉大家去建立这样的一种思维,跟这种性格的老板做事,又是怎么回事?
《三国志贾诩传》:诩自以非太祖旧臣,而策谋深长,惧见猜疑,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娶嫁,不结高门。以常人的逻辑来看,该死的时候不死,活到70几岁还能当上太尉。那一定只能用“毒士”和“鬼才”来解释了。
一个人把什么好处都占完了,还寿终正寝。那一定是深藏不露,老谋深算,看破一切,布局深远的原因。你看,贾诩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惜诱导张绣往火坑里跳,坑死旧主讨好新主,我就想问一句,倘若真是这样,贾诩讨了什么好了?
是平定袁绍前被曹操忽悠一句:“使我信重于天下”,然后遥领冀州牧?或是击败袁绍后立马被降为太中大夫,任了十几年的虚职?还是战战兢兢放弃一切社交,不允许家人与高门交往?我确实在他身上没有看到一个“毒士”或者“阴谋家”的影子。
而是在张绣被逼死后,一个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亦为制造过长安兵乱而使无数人死去的忏悔者形象。没被杀的真相也许就是曹操认为还有点能力,或者是等到天下一统后再杀吧!所幸的无非是,赤壁一战曹操败了,曹魏集团失去了迅速统一的机会。
而贾诩则保住了自己的一条小命而已。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被吹得神乎其计的立嗣。曹操问:先生认为我应该立谁为继承人啊?贾诩不说话。曹操急了:唉,你怎么不说话啊。贾诩装做思考了一番,说:我在想袁绍和刘表的例子(废长立幼)。
曹操顿悟,于是立曹丕为王子。很多人说,贾诩厉害啊,既暗示了曹操应该选谁,又没有把话说透,可谓两边都没得罪,权谋大师。然而,我就想问一句,你们都能看出来这是在暗示谁了?曹植是傻的?他看不出来?
同理,明成祖立嗣时,也曾这样问过解缙:该立谁为后。解缙答:好圣孙。暗示要立长孙为太子。结果是朱高煦继承了皇位,后来解缙被找茬构陷而死。大家好好想一想,贾诩的表现,和解缙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易言之,倘若是曹植继承了大统,贾诩还有命吗?按照某些人的逻辑,那解缙岂不是又很傻?过早暴露自己的选择?对于这样的问题,如果不是穿越者,最好的回答其实是回避。而贾诩却作死般的暗示不能废长立幼,无非是认为自己手上的血债太多。
从内心深处希望天下安定,从社稷安稳的角度劝诫曹操,不要瞎折腾了。又哪有什么权谋了?后来曹丕继位,为了感谢这句“良心话”,这才有了70岁被用为太尉(国防部长)的结局(好人一生平安?)。而此时的太尉不过是一个吉祥物(虚职)罢了。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曹丕伐蜀。帝问:吾欲伐不从命以一天下,吴、蜀何先?面对这样的提问,贾诩奉上了自己一生最后的一条建议:先是唠叨半天,一会是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一会又是孙权识虚识,陆逊见兵势。吴、蜀皆有地利什么的。
但归结到最后就一个意思,臣以为当今宜先文后武——倒不如休养生息,让老百姓好好过日子吧。
这和赤壁之战前,劝说曹操休兵止戈,以不劳之策稽服天下是一脉相承的。我认为,这就是一位为了当初凉州兵祸在忏悔,痛苦挣扎半生的老者形象。
至于剿灭西凉马腾。脑洞说:贾诩为了名利连老乡都不认的。要搞清楚:与吴蜀相比,马腾、马超本来就是祸害一方,造成生灵涂炭的流军性质。
对于这样的土匪,贾诩才会打起精神,巧使离间计,积极帮助曹操彻底平定了自汉末以来,猖獗不止的凉州匪患。
贾诩被曹丕用作魏国太尉之前,爵不过亭侯五百户,位不过太中大夫比千石。
名副其实当了十几年的闲云野鹤。曹操在世时,除了刚来时调戏了他一把——遥领冀州牧。平定北方后,立马就改成虚官,说明曹操对张绣集团的态度一直是冷落之。
而曹丕刚一继位,便封贾诩进乡侯,迁太尉,三公之首。
再对比这十几年的履历,自然是突兀操作,令人捧腹了。别说孙权会笑,大家都会笑。笑的是曹丕这样的用人方式显然是不妥当的,太过幼稚,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咋回事!咋回事?
回报当时的好言之恩嘛!事实上,曹操当然会有夺子之恨。而张、贾二人害死曹昂,对于曹丕的帝位来说,客观来讲是有利的。
其时五官将突然发飙,也不过是形势所迫,父亲的授意而已。你以为曹丕真的把兄弟情看得这么重吗?(煮豆燃豆萁?)
因此,孙权笑的并不是笑贾诩,他笑的是曹丕。比起其时德高望重的杨彪,从德行、背景、资历等方面,贾诩或许真的不配进三公。
但从个人能力来讲,贾诩确实是第一流的智谋型人才。他很聪明,在可控范围内,一直没有激怒过曹操。
如果拿杨修来做比较,贾诩的聪明在于解决实际问题。而杨修的聪明是为了显示自己很聪明。
贾诩的高智商从来不针对任何人,无论是面对绑票屠杀,或是挽祸护帝,智慧之光偶然闪烁都是就事论事。
不到万不得已,从来不凭借自己的聪明盛气凌人。反而是低调谦逊,与人为善。
而反观杨修,把自己的才能用在为工匠揭秘上面,其功效连锦上添花都算不上,哗众取宠,放纵张扬,又怎能不被人唾弃厌恶呢?
做一个聪明人,仅仅是智商高是不够的。
如今某些人,动不动就把某某称为“毒士”,把某某灌作“鬼才”。
其用意就是大吹阴险毒辣、厚黑无耻之道。
并想以此来战胜世界,是很可悲,很可笑的。
华夏人其实很聪明,为什么要抢打出头鸟,为何一些看似很聪明的人颇不讨喜。
不是天妒英才,怀才不遇,而是这些人没有把自己的才能用到正确的方向上。
那么对于大多数平庸之辈而言,他们才会是真正的威胁!
对于龙空而言,一号并不可怕,可怕的窦家,谁都惹不起……
(码了一天,没啥头绪……这两天尽可能多的爆发,都是写的历史……菠萝感觉,脑袋瓜要炸裂!读者老爷们,该赏不该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