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祁深和何振华工作都很忙早晨就离开了。韩义先准备在家里帮着收拾几天再去县里。
他知道等建新厂的工程启动了,他一时半会儿是没时间再回家的。
开始的人员肯定不齐备,很多事情都要他亲自抓,一个人要顶几个人用。他得提前做好准备。
建新厂的一些手续县里已经提前办好了,还有一些手续需要他亲自去办。现在施工人员还需要些日子才能到位,他还可以在家里陪陪家人。
他和刘刚两个人把后院的地都给平整好了,准备去县里之前把东西都种上,不用其他们人再劳累了。
高树文带着高家人来韩家给大家介绍了一番,让韩家人有事情就找他们。高家四个儿子,起码干些体力活是没问题的。
顾华阳和何浩博两个孩子到了农村非常高兴,在新家的大院子里跑来跑去不亦乐乎。他们也吸引了高家的几个孩子,并且迅速的和高家的大孙子高鸿斌成了好朋友。
三个孩子顾华阳最大,其次是高鸿斌,何浩博最小。三个孩子年龄相近,倒是能玩到一块儿。
顾华阳和何浩博有了新的朋友更高兴了,每天除了学习都是跟高鸿斌在一起玩儿。
高树文看到温瑾瑜和于慧茹每天都会教顾华阳和何浩博读书认字十分羡慕,就问能不能让自己的孙子也跟着学。
北里村没有学校,村里的村民们大都是大字不识一个,更别说教家里的孩子认字。
高树文早年在外面跟在韩宵身边也学了一些文化知识。他知道知识的重要性,可是自己的知识都是半瓶子水,没有教孩子们的能力。如今看到这个机会就厚着脸皮求到了韩家。
韩宵听到高树文的请求说道:“这有什么不可以的,让孩子跟着华阳他们一起学就是了。”
韩宵想起了儿媳妇说起过北里村没有学校,孩子们也没有上学的机会。如今他们韩家和何家都待在北里村,如果能帮着教村里的孩子们读书识字,以后有什么事也会受到村民的维护,这是互惠互利的事。
他们在北里村有个事情干也不会太无聊。这样家里的两个孩子就可以在村里上小学。
想到这儿韩宵说道:“树文,你有没有想过在村里建个小学?起码让孩子认认字,以后不至于做个睁眼瞎。如果一些孩子学习好的话还可以上中学、大学。有了知识才能更好的建设国家,也才能做更大的贡献。”
高树文说道:“我当然希望村里建个小学,但实在是没有那个条件。北里村地处偏僻,现在有文化的人也太少,老师奇缺,我们这里根本没有老师来。建学校的事就这么一直耽搁了下去。
村里也就我家老三和老四我坚持着让他们在别的村学校上了小学。其他人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
主要也是因为我们村离着其它有学校的村子太远,上学要走很远的山路,实在太不方便了。有时候还会有危险,再加上上学还要花钱,所以孩子们基本都不上学。”
韩宵说道:“我听义先说等他们新厂建成了可以让国平和国新去报名,这也是因为他们有个小学的文化,如果不识字根本就进不了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