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理念未完全传播开来的东北地区,市场份额还未被完全开垦。
昌泰作为坐落于省会区域的头号金融企业,自然希望能够趁机攫取更多的利益空间。
人的思维变化速度完全不输于市场的变化速度,要是再晚上一两年,说不定昌泰的地域『性』垄断地位,就要岌岌可危了。
在这样的关口,业绩增长需求比公司建立初期的需求还要强烈。
沈逸之一边听着陈平汇报着工作,一边想着昌泰的近况。
和其他东北区的金融企业理念不同,沈逸之并没有在资金飞速积累的时期对公司规模进行大幅扩展。
有很多人劝过他多开几家分公司,快速收割区域盈利,可他觉得不妥。
金融领域中的企业不比那些传统实体,根基并不能够靠公司的数量多少来稳固,反倒有可能因为掣肘的因素太多而伤筋动骨。
过去的两年间,事实证明,沈逸之是对的。
东北区内同期崛起的其他金融企业,多数因为分裂过快,资金流跟不上而濒临衰落,反倒是坚持维护好本省本市内三家子公司的昌泰,一直笑到了今天。
可现如今,昌泰的业绩增长平缓,甚至还有逐渐回落的趋势,沈逸之笑不出来了。
沈逸之坚信,人才是企业的根本,想要让发展中后期的企业脱胎换骨,人才的更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也正是因为如此,沈逸之才在近几年里分数次招进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高校人才,企图以此找到全新的突破口,让昌泰得以飞跃。
至于为什么没有只引进金融或经济专业人才,原因再简单不过。
按照此前的经验看来,本专业毕业的这些人,要么更愿意去参与一些研究工作,要么难以接受企业和事业单位间的差别,扛不住市场的重压,更加难以达到沈逸之的标准。
久而久之,沈逸之倒是更愿意招进一些外专业毕业的,却各有特点特长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