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令就确定为周郡丞了,毕竟再舍不得,江都那儿也不能不管,烂摊子得有人收拾,他们四人中除了苏太守本人,也就周郡丞有这能力了。
可治理一城,哪怕只是一小城,也不是只靠一个主官就能治理好的,方方面面的官员都要有,总不能让周郡丞光杆子司令上任吧?
守城的兵马要给,百姓的供给粮草……江都城内能吃的基本都空了,百姓们嗷嗷待哺,等着朝庭放粮呢,他广陵也不能一点儿不给支援。
治理民生的官员也得要啊,现在主要商议的就是,让哪些官员跟着周郡丞到江都去。
广陵的官吏拢共也就这么些,一个萝卜一个坑,又没多的,派出去几个,就空了几个位置,再加上战事才堪堪过去,本来人手就不够,再把人调出去了,他们不得累死?
于是商议半晌都没商议出个什么适合的,在衙门做事的文书佐吏差役等,跟太守府的属臣或多或少也有沾亲搭故的,谁想把自家亲戚搞到江都去?万一出点事儿不得被家里老人埋怨上才怪,萧兵曹又不坐镇江都,过去『性』命没保障,当然还是留在广陵。
于是都没有推荐的,苏太守有些失望,但也能理解,只叫他们拿出个办法来,总不能不管,不然朝庭怪罪,他是免不了要摘帽子,这一干属臣跟着他这么久,也讨不着好处。
于是一干属臣绞尽脑汗的想法子,跟官员们沾亲带故的都不能选,对头的亲戚也不能选,为啥呢,对头有亲戚在衙门做事,自己把人选了,那对头能干休?不得推荐自己的亲戚?所以还是老老实实找那不会做人的,不送礼的,跟上头没啥干系人情的。
龙长史就出了个主意,说昨日有不少读书人来帮忙打理事宜,其中优秀也不少,不如再给年轻人一机会,让他们跟随周郡丞去江都治理一方,以后科举入仕步入官场也有经验云云。
苏太守一想这主意挺好,既不得罪人,也能解了他的烦恼,于是就把此事交给龙长史去办。像那种户家子弟当然不能选,选了就是得罪城中大户,还指望人缴税,遇天灾**捐粮捐物等等呢。
所以能选的还是贫家子或寒家子,这种读书人家里穷,又没什么大势力,想往上爬除了科举就没路子,现在让他们去江都,也等于给人机会,何况也不是白干的,暂时代理那也是有俸禄的,若是做得出『色』,入了上头的眼,待朝庭指令的江都令到了,转正去掉代理二字也不是不可能。
往常可没这么好的条件,就是等官儿都得看有没有空出来的官位呢,现在这机会都摆跟前儿了,还不得抓着不放?可比苦读十年再一步一步往上爬要来得轻易得多。
商量好了就你好我好大家好,反正不用自家出人,回去也跟家里人有交代,自然就一派和乐了。
赵保国坐在小杌子上一上午,基本上没吭声,没立场没身份哪,说他是太守府的人,其实也不是,只是暂时来帮忙的,说他不是太守府的人……太守对他挺青眼有加的。
于是只好老老实实听着看着,到了一众人该散了,他也没搞明白,所以苏太守到底叫他来干嘛的?
身份有别也不敢冒然去问,于是干脆不多想,真有事儿人家自然会来找,没事儿想再多也没用,不如回去老老实实誊写册子呢,那么老大一筐,得弄到啥时候?
一想就觉得手腕开始隐隐作痛了,脚下生风往院子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