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位贤弟先别忙着庆贺,愚兄虽当了官,可还是要住庄子里的。咳!嗯!周世显接旨!”。在周世显张瑽二人疑惑的目光中,许三恭敬地取出了一道圣旨,既然有圣旨周张二人那是必须跪下的。
“那个,兄弟,愚兄不识字,还是兄弟自己看吧。”许三把圣旨放到周世显手中,自己又喝起了茶。
周张二人看过圣旨又问了许三才知道,锦衣卫抄了刘、王、胡、赵四家崇祯不仅得到了百姓的颂扬,还赚个盆满钵满,四家共抄出钱财折合银子三百余万两,五谷杂粮二十多万石,布匹丝绸上万匹。
京中其他商户也吓破哩,粮价降到二两一石,朝臣们也纷纷上表庆贺,更有些谄媚之徒把皇帝夸的直追尧舜,内容连崇祯看了都脸红。
这崇祯皇帝大喜之下,破格提拔许三为正五品的巡城千户,周世显被任命为通州巡检,张老财收到了皇帝亲书“大善之家”的牌匾,周国辅竟从太仆寺从七品的主簿直接提到了正六品的寺丞。
只不过许三这个千户巡的是北京城外,通州失陷,周世显这个从九品的巡检暂时巡的也是北京城外,尽管如此朝中很多人还是反对,许三有功、周世显有功,但不能恩宠过重,周国辅升官倒是没人什么,毕竟人家也是熬了很多年的。
崇祯有了钱粮,心情大好,对朝臣们反对的态度也不是那么生硬了,“爱卿忠心可嘉,既然许三和周世显不够格,那么就烦劳爱卿了。”
就这样,连深恨许三、周世显的薛阁老都闭了嘴。只不过许三这个巡城千户是个光杆司令,许三奉旨在军中挑选五百人出城,但是京营中的兵丁不是闹肚子就是感染风寒,再就是上有八十老母下有三岁婴孩,实在难以从命。
许三气的差点吐血,本想独自出城,刚到城门,却见几十人穿着孝衣过来齐齐跪下,竟然是吴阿衡总督的妻子黄氏带着家人奴仆跪在前面,许三大惊,可男女有别不能搀扶,只得跪下道:“夫人折杀人了,快快请起!”
黄氏却道,“京中谣言吾夫君带着部下参加监军太监邓希诏生日,醉酒误国,幸将军敲鼓上殿为我家老爷鸣冤,妾身感激莫名。请受我等一拜。”
许三无奈,只能跪在地上受了吴家众人一拜,双方起身后,黄氏指着两个孩子,“我儿年幼不能为父报仇,家中上下受老爷恩惠甚多,这些人都愿意跟随将军出城,还有我这妹妹,”黄氏拉过身边的美貌女子。
“自从老爷殉国,流言满城,我这妹妹立誓去寻找老爷尸骨以证清名。现在虽洗刷冤屈,但妹妹仍要去寻老爷的尸骨,还请将军照拂一二。”
许三认得,那是吴总督的妾张氏,忙道,“总督大饶忠骸就由的去寻,万不敢劳动夫人。”
那张氏却道,“老爷之恩,妾身无以为报,必亲寻老爷回归故乡。将军若同意妾身感激不尽,将军若不同意,妾身便自己带人去寻!”
许三无奈,只得同意张氏和众人一起跟随。
本来宣旨也不是许三有资格的,只不过没有人敢出城,也就让许三代劳了。
当然,许三和周世显的官也不是白当的,王承恩在给许三圣旨时还交代了一句,就是把那四家在城外的产业都抄了,他们可以留些养兵,但也要给皇上一个交代。
“我就知道这官没那么容易当,”周世显穿着许三带来的官服嘀咕着,绿色袍子,胸前绣着鹌鹑补子,怎么看怎么别扭,“难看死了,还好乌纱帽是黑的。”
“你就是嫌官,”张瑽撅嘴道,“你连秀才都不是就当了官,知道羡慕死多少人么?要是官再大点,全京师的秀才举人都得被你气死!”
“兄弟莫嫌官,即使愚兄这正五品也要听你这从九品的官,文贵武贱嘛。”许三也劝道。
“其实我觉得不该文贵武贱,”周世显语出惊人,“虽然都是武将打下,文官来治国,但武人若是下贱到人人瞧不起,哪有什么荣誉感,只能有当兵吃粮这想法,大明的官又层层克扣吃不饱,这保家卫国的心却都淡了,又有几个真心敢战的。“
周世显不敢的太深,他和许三都当着朝廷的官,虽然是好兄弟,但许三现在肯定是忠于朝廷的,自己还没有王霸之气让许三无条件效忠,”武人必须要有荣誉感,荣誉高于一切包括生命,这样的军队即使吃不饱穿不暖,也能战斗到最后一人。”
“贤弟的为兄听不懂,”果然,现在许三还是传统武饶思想,他挠了挠头,“吴总督过,赏罚分明、军纪严明、同甘共苦就能无敌于下,可是这些事却是最难办的,也恐怕只有岳爷爷和戚爷爷能做到。”
“没错,只要我们学岳爷爷和戚爷爷肯定能练出强兵。”周世显嘴上着,心里却暗叹,岳家军在岳飞死后就被朝廷拆的七零八落,岳家军的传统根本就没流传下去,否则这十余万岳家军要是一直传承下去,南宋也不会被金国和蒙古压着打,最后灭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