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辩拍了拍手掌,要来了纸和纸:“纪明公,汝即将北去,辩无所赠,尚知并州有些年轻的贤才,若不嫌弃,辩写给纪明公。”
“哦?”段熲有些好奇,他以为诸如并州“王家”子弟等世家大族已经攀附到这位殿下身上。但是接过一看。
“咦?”段熲眉头挑了挑,上面诸多人物年纪都不超过二十来岁。而且闻名于世的更是少之了了。第一名便是“雁门郡吏”张辽张文远。其后包头(咳咳……)九原吕布,九原高顺。并州王家等家族子弟竟然无一人在这张名单上。
这些人物也不像有权有势攀附得起皇子,那他们真的是有真才实学?刘辩又是从哪知道他们的呢?
刘辩诚恳道:“辩还是更希望段公能把他们都带回洛阳,尤其是张文远,可谓是一名尚未发掘的猛将。第二位的吕布吕奉先『性』格桀骜不驯,还需纪明公多家打磨。若是培养好,能匹敌汉升!”
“吕奉先……”正和谢行相谈中的黄忠默默的记下了这个名字。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黄忠傲气的便是自己的武艺,刘辩现在夸耀另一个人能匹敌于他,他自然要和这个人分个高下!
“哈哈哈,等老夫一定要见识见识这些年轻俊杰!”段熲对其他不感兴趣,但是武人没有不爱兵器、宝马、猛将的。好兵器、宝马能增加活命的几率,有更多猛将,能打更多胜仗。人生在世不就是为了建功立业么。
“诶。这是纸?”段熲『摸』着手上细腻的东西大由惊奇,书写在上面清晰而又好保存,段熲年少的时候也是从令丞起家再转到武职的,他自然知道这件东西会带来如何划时代的改变,
“殿下在城外的产业便就是造这样的纸。”一旁的钟繇有些骄傲。
这样东西对于天下都是大杀器,拿出去,不管是哪个大家族,都要低低头!因为此关乎儒家最核心的教化之德,这对于知识的记载和传播都会是飞跃式的增长。就好比孙猴子得了金箍棒,刘备得了诸葛亮。如虎添翼也……也正因为如此,蔡伦一介宦官,凭借此物封侯,儒家没有一个人敢叽叽歪歪。
“真乃天佑汉室。”段熲不知道是感叹汉室,还是感叹刘辩。
“此法乃父皇所得,纪明公,当为陛下贺之!”刘辩举起清茶虽然脸『色』坨红,但是眼神却清澈无比。
“哈哈哈,当为陛下贺之!”段熲这个老狐狸自然秒懂这个道理,举起酒杯随着众人高声贺唱。
汉朝的疆域如此广阔,消息总是悠悠的传播的很慢。汝南平舆有个名士名叫许劭。其相面之术为人称道,被人称赞其为“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许子将和他的堂兄弟许靖每个月都会举办月旦评的人物品评会。评论乡党,褒贬时政,不虚美,不隐恶,不中伤,能辩人之好坏,能分忠『奸』善恶,或在朝或在野,都在品评之列。评后验证,众皆信服。凡得好评之人,无不名声大振。一时引得四方名士慕名而来,竞领二许一字之评以为荣。后来,“月旦人物”便成为品评人物的一个成语。影响力之强,甚至是受其评论就能成名的地步。
不少人都厚礼守在许劭的门前,希望能得以许劭的相面或者评褒。但是月旦评本身也颇受讥评,祖纳和王隐都认为一个月内便行褒贬,实在太过草率。梅陶更称:“月旦,私法也。”其后不少文人名士都大加批判许劭。
蒋济《万机论》云许子将“褒贬不平,以拔樊子昭而抑许文休。”《后汉书》本传亦称许劭“与从兄靖不睦,时议以此少之”。诸葛恪《与丞相陆逊书》:“自汉末以来,中国士大夫如许子将辈,所以更相谤讪,或至于祸,原其本起,非为大雠。惟坐克己不能尽如礼,而责人专以正义。”葛洪更认为“月旦评”是结党营私的表现。
但是,汝南人乐此不疲,都将其当成了汝南的风俗习惯。一首《悯农》传唱在这个月初一的汝南“月旦评”上,刘辩的名声鹊起在近千里外的汝南。有了许劭对着刘辩大唱赞歌,想不在汝南火都难啊。
许劭的门外,有一个黑矮青年咀嚼这这首诗心中颇有玩味,他叫曹『操』,自受到牵连之后被免去官职,他在洛阳无事可做,不得不回到家乡谯县闲居。郁郁不得志的曹『操』知道了许劭的名声便兴冲冲的赶来汝南。置办厚礼很谦逊地求许劭为他谈相。许劭碍于曹『操』的家世不得不见,但是许劭也正是因为曹『操』的家世看不起他,左顾言他的打哈哈,就是不肯为曹『操』相面方面发一言。
曹『操』在许劭几次“端茶送客”的暗示下,不得不恼怒的告退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