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子未必有用,若不变化,成了流水线,那不足以变化出不一样的基因型或者表现型来对抗变化的世界。
如果一切都是注定,自然是不必要复制下去了。但如果,大量意味着尝试一些不被认可的不一样,那还是有必要繁殖下去,繁殖不是复制。
复制本身,好的不好的都会积累下去,本质是无性繁殖,而哺乳动物或者高等植物为什么选择更加麻烦的有性繁殖?因为,变化比复制,更适应于未来。
盲目地复刻,千人一面,固化,是一种退化吧。
松鼠存种子,最后死了也没把它们挖出来,结果帮了松树大忙。
动物,植物,一直都在这生物圈里,上演着精彩的生存大战。吃同样植物的两种动物彼此竞争,与植物三者成三足鼎立之势,之间的心里与生理的博弈,让人类自愧不如。我们不是盟友,只是敌人的敌人是暂时的朋友而已。
于是盲目的悲观是没有用的,抓不住本质,永远是追着光影的飞蛾,而不是高等,“高等”的哺乳动物吧!
因为喜欢吃水果,我们的祖先才进化出了分辨色彩的视觉。
植物在繁殖时在固守与散播间同样在做着选择,我们人类与植物到底有多大的差距呢?拥有支配着更加活跃的能量,依旧做着机械的事情,无可奈何的选择。到底只是为了加快能量的流动,还是那句话,激烈不一定好,只是更激烈而已。
我在存在,人与草履虫的区别。那就还是,只遵循本欲的全部做法,都与草履虫没有区别,而不遵循本欲的所有做法,是人类特有的属性。其实也没必要多说一些什么,各取所需呗!自己想要什么,问一问to be or not to be?
固守姿态,效果永远没有开枝散叶来的好。
进化是为了觅食,是为了生存。而生存隐含着进化。
过去能看见更多色彩与现在掌握更多的技能一样,都是为了更好的生存,都意味着更强的能力。
于是新基因与领主制度,使猿猴的进化速度更快。而如今的人类,使用科技与知识,突破了生理计划的局限,使进化速度更快。
植物一开始进化也是随机的,所以,解决最优问题也可以从随机开始。
人的生命如同种子飘零,只是我们忘了痛苦的过去,所以如今更矫情,更痛苦。
小小的种子啊!你要去往何方?
猛烈地破土,只有种子做得到,而把人埋在土里,等着的只有腐烂。
人的一生,是否只是某些高智慧生物写的某一个算法的某一个算子的一段生存期的动作呢?
对一个人来说是丰盛的菜肴,对另一个人可能就是致命的毒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不能用几句惊讶或讽刺来填平的。我们就是不一样。
生物反应炉,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