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撼动人心的,是艺术?还是现实?呵,也许这两者是同一者。
陈旧的书的味道。
梦里发生的事太多,我又很累,记不得这么多了。明显感觉到疲劳,但还是得适应这种疲劳,因为以后工作了,这些是必须的。
梦脱离不了童年,童年则脱离不了那个村庄的边界。那么多在乎的人,不知道现在如何。
简历会有一千种死法,今天又体验了一种。测评太快导致测评无效死。
还是应该从事物的本质看问题,看外观只是在看热闹,从本质入手才能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你的人脉,是指这样的一群人:有找你的欲望。如果他们不主动联系你,或者没有任何利用能主动联系你,你们的关系,就几乎没有。
品格不是说出来的,而且,即便你的家庭是一个勤俭的,好学的,也不代表你是勤奋好学的。这还算是好的,怕就怕,你好的不学,坏的学完了,还把学坏的原因推给家庭。也就是说,家庭的优点你不继承,缺点你继承是吧。很正常,继承优点要吃苦,继承缺点很爽。而何为借口,何不为借口,也只有你自己心里清楚。不论。
古时读书不同今时读书。古时信息闭塞,读书难,看懂难,现在书籍资源很多,注释解析也很多,唯独,自己的想法难以形成。
很多事的形成都是需要基础的,经济基础物质基础是必要的。但是物质这东西既可以支撑人,也会腐蚀人。就像吃少了会儿,吃多了会撑,没有什么东西是完全无害的,所以被动腐蚀不能算作借口。不忘记初心,才能把时间用在初心这里,才不会浪费于被腐蚀的事件上。
工作找保底。爱情不需要保底。
考试,从古至今,一直都是关键词。我是来看热闹的,顺便考个试。
成竹在胸的感觉,是很明显的。
人是对的,世界就是对的。
可能会觉得什么都有挺了不起的,但是别忘了,要花费精力经营。嗯,不过还有一句话,如果没有营生干的话,人会闲废的。
有些困难是明面上的,几乎每个过来人都要经历的,抱怨这些不行,得想办法解决这些。
将书上的知识变成现实,需要大量的映射。就是非线性复现,把别人的变成自己的。需要用到大量的比拟。
只有在看算法的代码的时候,我才明白抽象的重要性。你能否看懂一段文字,不取决于你是否能看懂这段文字本身,而取决于你是否在脑海中完全抽象出了这段文字所代指的过程。每段文字在现实世界里都有对应的映射,举例子:
“苹果”对应的就是现实世界里的苹果。
“切苹果”那你要考虑拿什么切。
“分苹果”那你要考虑怎么分……
明显前面的两段句子是较为具象的,后面的一段句子是比较抽象的。
一段文字的内涵,不取决于文字长短。
分苹果如何抽象?首先你要数一数,自己有多少个苹果,有多重,目标人数是多少,以何种方式分……当你明确了这些以后,你才能说,你会“分苹果”,否则,你只是会说会读会写,会听会复述这三个字,而不是真的会“分苹果”。
这仅仅是三个字,学会它,你在脑袋里要想很多东西,再把这些想法打包成一坨“抽象”,令这个“抽象”=“分苹果”。
这是我一直想说的,读书,和读懂,的区别。如此观之,我们读完一本书,仅仅是在具象上读完了一本书,可能我们一辈子都无法完全掌握一本书。所以不能太指靠看书,还得指靠实践。
理论和实践二者之间无强的包含关系,看得越多知道得越多,做得越多懂得越多。
文字是用来传递信息的,是完整信息的简化版,贵在快,所以短。文字苍白,文字所代指的丰富。
说kmp,不知道是什么,学了,脑子都炸了,然后还要用它,更是难。一步更比一步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