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桂华看到,说话的是一个身材魁梧的红脸壮汉。
他也是熊姓本家,并且辈分和熊国忠相当,他的话也得到了熊氏一族的积极响应。
那些异姓村民都在期待熊桂华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计划,这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
熊桂华扫视了一眼在座的各位长辈,对于她的计划早就胸有成竹。
“各位叔叔伯伯,想必你们都知道,沟口地带只有一条道能进我们熊家沟。而每次漠北部落南下劫掠,他们全部靠的是骑兵。我说的陷阱,其实就是在沟口的这条道上打出很多陷马腿的坑洞,就是绊他们的马腿。”
“绊马腿!?你倒是说说看打算怎么弄?”有人提出了疑问。
“这个很简单,就是我们在沿途的道上密集的打上好些坑洞,大小比马蹄稍大一点就可以了,然后在洞口塞点干草,最后撒上浮土做伪装。如果鞑子骑兵来了,胆敢侵犯我熊家沟,那就放他们进来好了。
等到鞑子骑兵准备冲过来的时候,毫无防备的他们必然会马失前蹄。由于沿途道上前后左右都布满了拌马坑,这样鞑子骑兵不知是计,肯定会前仆后继的摔倒一大片。”
熊桂华停顿了一下,接着道,“即使有少部分骑兵冲过来,或者他们要下马进攻也不用担心,我会在熊家沟地势最险要的葫芦口布置第二道防线。我会带着少数几个人在两侧山崖上准备好石块,架设起抛石机,说到抛石机,村里的曹师傅以前曾经帮军队打造过这种机械,我们完全可以重新打造几架,另外就是捆扎起来的麦秆球团;鞑子军想硬闯咱葫芦口,我就用石块砸,用麦秆烧他们,当然还有我手中的弓箭。”
祠堂里,大家都静静的听着,熊桂华在讲述着他的计划。随着计划的展开,有些人暗暗点头;而有些人却又在小声的交头接耳。
熊桂华说完后,就等着大家的反应,这时候一个老者颤颤巍巍地站起来,对她说道,“小子,你想过没有,你这样做虽然暂时可能守住村子,但是如果给鞑子造成了重大伤亡,万一他们恼羞成怒拼命进攻,我们又当如何抵挡?对方可是3万大军呐!那可不是我们这个小小的熊家沟所能应付得了的。”
“三叔,您这是多虑了。鞑子每次南下劫掠,讲究的就是速战速决一击即走,从不敢在一地过多耽搁,你们知道为啥吗?因为我大燕国的步军也不是吃素的,一旦被咱们步兵拖住,就算他们的马再快也别想跑掉。
至于您说的三万大军,没那么可怕!漠北大大小小几十个部落,最大的能有上万骑兵,最小的才几百人。一旦入了长城都是分散行动,我们这个熊家沟又不当道,我估『摸』着能有千把人来就不错了。桂华这个计策我看行,完全可以把鞑子挡在沟口外,到时候我们还可以联系官军前来助阵,以确保万无一失。”
这位早年当过边军的老人对行军打仗方面的认识远不是一般村民所能比的,几句话就切中要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