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随侯珠有很多种说法。
其一:珍珠说。
《史记·龟策列传》有“明月之珠,出于江海,藏于蚌中”的记载,认为随珠即珍珠。
这种说法疑问有二,一是淡水珍珠,不可能如此巨大;二是珍珠的成份是碳酸钙,容易分解很难流传于百年以上。
其二:料珠说。
随州的曾侯乙墓出土了百余颗料珠,最大者直径2.3厘米,有人认为是随珠。
实际上它是天然产出的火山玻璃。
“琉璃”,也还不是古代文献中所见的对于玻璃的最早的定名,在其前,玻璃有着更为古老的称呼,是“随侯珠”、“五色玉”。
东汉王充《论衡》“率性”篇中有道:“兼鱼蚌之珠,与《禹贡》,皆真玉珠也,然而随侯以药作珠,精耀如真;道士之教至,知巧之意加也。”
明确提到,战国时的随国就已经善于烧制玻璃珠。
近年在曾侯乙墓中出土了战国时代的玻璃珠实物,有专家认为就是文献中所提的著名的“随侯珠”。
曾侯乙墓共出土173颗玻璃珠,在表面布满圆圈纹,一般称作“蜻蜓眼”式玻璃珠。
然而这种说法也不靠谱,很明显历史中所谓随侯珠比玻璃珠更为珍贵,不然也犯不着那么多人去争抢了。
其三:金刚石说。
认为随珠是金刚石的主要依据是金刚石的晶体,多呈珠球状、无色透明、强烈的光泽等,但这些证据都不够充分。
不过,金刚石在日光下爆晒,在暗室里可以看见不同颜色的磷光。
至于一寸有余,金刚石是有那么大的。
有专家就认为在大洪山北麓与桐柏山南麓之间,有宝石级金刚石存在,随侯珠系宝石级金刚石。
这位专家曾在全国宝石矿物学术大会上宣读了他的研究报告,受到地矿、宝石界一些专家的充分肯定。
其四:萤石说。
这是目前世人普遍接受的说法。
首先,随州的北部有萤石产出。
其次,萤石确为发光矿物。
然而萤石本身并不算贵重,这个说法虽然广泛被接受,不过张天元却是存了不同意见的。
随侯珠的流失同随国的衰亡是相联系的。
早在公元前706年楚武王开始伐随。
随国经过几次顽强抵抗最终败于楚国。
随侯珠是什么时候落入楚王之手,尚未见史料记载。
直到公元前350年左右,楚宣王得知秦派使者观看楚国的宝器,便召令尹子西问道:“秦欲观楚之宝器,吾和氏之璧、随侯之珠,可以示诸?”由此可见随侯珠确实流落楚国。
楚被秦灭后,秦始皇拥有了随侯珠及和氏璧。
我们从李斯的《谏逐客书》中完全可证实这一点。
他上书劝谏说:“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
意思是说,现在您陛下得到了昆仑山的美玉,拥有随侯珠、和氏璧,身上垂挂着明月之珠……而这些珍宝都不是秦国出产的,陛下却十分喜欢,这是何故呢?
秦始皇听从了李斯的意见,停止逐客令。
秦始皇命李斯书写“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玉工孙寿刻在和氏璧上,成为皇帝的“玉玺”。
刘邦灭秦后,和氏璧成了汉诸帝王的“汉传国玺”。
此后历时1600年,经历100多位帝王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