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的时候,孙立德收到了魏振国快马传递的军情。
魏振国统帅的汉军先锋势如破竹,此时已经到达了周国王城的南门外。
当孙立德带兵赶到王城南门外时,魏振国已经提前建造好了军营,并且派出了士兵勘察过王城附近的军情。
作为周国的王城,这是一座大城,单单从城墙的高度上看,就能发现王城的雄伟,足足五米高的城墙不仅很有气势,还拥有强悍的防御能力。
五米的高度,意味着汉军放弃很多熟练的攻城手段,尤其是放弃汉军最擅长的钩爪奇袭策略。
即使采用最传统的云梯攻城法,汉军也需要使用质量更好,强度更大,承重效果更好,更坚固的云梯。
经过魏振国的汇报,孙立德了解了周人的军事部署,周军并没有集中兵力退守王城,而是选择了分兵驻扎,在王城的东门外,还有一座周军的营地,根据快马侦查,营地内周军人数至少在千人以上。
营里的旗号也五花八门,兵甲的样式各不相同,根据快马的情报,魏振国推断,这些士兵都是汇集在王城下的勤王军。
孙立德认可魏振国的判断。
正是因为旗号太多,兵员成分太复杂,人数反而会成为这支周军的弱点。
孙立德熟读军鉴,自然知道兵员数量不等于战斗力,部队的人数并不是越多越好,随着人数的增加,指挥、管理和协调上的难度都在不断增加。
因此,在孙立德看来,东门外的敌人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孙立德倒不担忧城外的这支周军,他更担忧的是攻城的方法。
尽管周虎的部队已经被击溃,但是周军随时有可能完成集结,重新出兵勤王。
通过快马部队的侦查,孙立德得到了大量来自北方和东南的军情。
孙立德的师兄依旧稳如泰山,冯明德在武川郡内按兵不动,部队没有离开郡城半步,孙立德不知道冯明德按兵不动的原因,但这不妨碍他做出推断。
孙立德基本上可以确认,柳鸿远的汉军没有对武川郡发起过进攻,这位周国靖南王似乎对勤王有别的想法。
柔兰郡的战斗同样已经告一段落,周军也有骑兵,但是在柔兰人面前,这些骑兵不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差了太多。
尽管周人最终取得了胜利,但周军的胜利是惨烈的,精锐士兵损失惨重,柔兰败兵也没有被全歼,周军得胜之兵放弃趁势攻略柔兰郡的决定,而是选择了南下,北军和周虎在青昌城汇合。
正在勤王的部队可不仅仅是周虎的部队,早在汉军进入京门城和恶虎城的时候,周王已经派出了使者向着各方求援,此刻的求援信息只怕已经传遍了周境的州郡。
大量的勤王军依旧在勤王的路上,这些人没有赶到城下的原因,仅仅在于路程遥远,行军速度太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