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汉军同样疲惫不堪,但是汉军的机动力和战斗力都略胜河内军。
在汉军的攻击下,河内军损失惨重。
当河内军完成救援任务,将士们回到大营之后,清点全军幸存者,只有不到八百人存活。
河内军大营不仅位于一个土坡上,而且营墙等防御设施完好无损。
在河内军执行救援任务的时候,留守部队不仅把营寨加固了,甚至还修复了一些鹿角。
营地坚固,孙立德却不准备继续守下去,相反,下达了休整命令后,孙立德和姜文恺等人做出了弃营决定。
汉军这处营地有一个致命漏洞,那就是没有水源,
河内军的所有水源都需要从突破不远处一处河流中取得。
以前河内军分主副两座大营,汉军没有兵力封锁河内军水源,现在则不同,河内军被迫放弃副营,全部兵力集中在一座孤营中。
一旦水源被截断,最迟不超过三天,河内军就将崩溃。
孙立德没有信心在三天内等到援军,并且战胜柳鸿远,因此,撤离也就成了河内军的唯一选择。
孙立德没有立即下达撤军命令,将士们大战之后身心疲惫,撤退是一个体力活,将士们必须保持充足体力。
孙立德认为战争的艺术并不仅仅在战场上,战场之外的行动更能影响战局走向。
撤军本就是一项难度极大的行动,更何况,河内军即将做的是敌前撤退。
河内军退守大营之后,汉军没有进行围攻,柳鸿远的部队同样在作战中耗尽了体力,部队急需休整。
留下少量步兵警戒,骑兵在外游弋,汉军主力步兵撤回营地休整。
孙立德同样没有闲着,为了节省撤军时间,在撤军之前,孙立德就已经命令把物资集中堆放。
将士们休整完成后,孙立德立即下达焚烧物资撤军的命令。
所有无法带离的物资都被河内军销毁,在汉军主力反应之前迅速南撤。
河内军倾巢出动,成功击溃了负责警戒的汉军步兵,完成突围,突围之后,没有丝毫犹豫继续南下。
察觉河内军行动之后,那支游弋的汉军骑兵也随之追击,两军保持合适的行军距离。
除了追逐河内军,进行骑射,这支骑兵还发动了多次近身冲锋。
汉军对战机把握的很好,只要河内军暴露破绽,汉军就会进行攻击。
两军就这样打打停停,直到汉军撤到蒋家庄,两军的争斗才停止。
在整个撤退的过程中,姜文恺担任队伍的总指挥,孙立德则亲自领兵断后。
在孙立德的带领下,河内军成功打退了汉军骑兵的三次袭扰。
由于汉军步兵没有随军行动,所以汉军骑兵根本没能对河内军造成突破。
在孙立德进入蒋家庄之前,孙立德最后看了一眼身后的汉军骑兵,汉军骑兵中簇拥的一杆“柳”字大旗显得格外扎眼。
安临城下的战斗,汉军达成了部分作战目标,将河内军击退。
但是,汉军付出了沉痛的代价,不仅付出了费翔这支成建制的部队,还在安临城下损失惨重,这根本算不上一场胜利。
孙立德并不在乎输赢问题,他现在能做的就是积蓄实力,等待最终的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