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继嗣的主力却留在了河内郡,继续进攻孙家玉的唐军。
在李勇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蒋继嗣选择了抗命,和李勇两支部队协同南下。
在整个南下过程中,担任蒋继嗣先锋的杨开部和李勇的儿子李信带领的河内军先锋在战场上竞争了起来,为了不让对方小看自己,双方将士都铆足了劲进行作战。
唐军的据点不断失守,担任留守任务的野人部队被一队队全歼。
战争的最后,孙家玉放弃了无意义的消耗,命令全军放弃江北的所有据点,整个河内郡的唐军都退守江临城。
孙可成撤回了整个江北地区的唐兵,除了江临城,整个河内郡重归河内军掌控。
面对唐军在江北地区的唯一据点,河内军将士在江临城下组织了整整三天攻势,在征战之中,兵员军备消耗惨重,但是,唐军却始终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江临城并不是一座大城,但它却是一座极为坚固的小城。
江临城的南城墙紧邻长江,由于唐军水军强大,封锁了长江水道,河内军只能从其他三个方向发起进攻。
唐军控制了长江,他们的援兵和物资可以经过水运进入城中。
河内军从城西和城东方向发起进攻的将士也会遭受长江上的唐军水兵进行的弓箭攻击。
在孙家玉的指挥下,整座城池被唐军守的如同铁桶一般。
确认唐军防守严密,江临城无法在短时间内被攻取之后,蒋继嗣这才来到了李勇的身边,向李勇透露了周地战事和孙立德的命令。
知道蒋继嗣抗命参加河内郡战事,李勇不仅没有领情,反而指责蒋继嗣贻误军机。
蒋继嗣在河内郡与李勇没少打交道,他当然明白这个面冷心热的文人并不是真的针对自己。
蒋继嗣没有把李勇的指责放在心上,哈哈大笑就离开了。
在蒋继嗣即将离开李勇营房的时候,李勇轻轻说了一句:“感谢蒋将军的援手。”
李勇的声音很轻,但还是传到了蒋继嗣的耳朵里。
蒋继嗣回到军中,连夜组织将士开拔,全军依旧以杨开部为先锋,朝着武川郡方向冲了过去。
从河内军出兵进入周地,最好的方式是走水路,水路行军不仅速度快,而且消耗低。
即使武川郡地区的长江流速快,不适合行船,河内军也可以在河西郡转陆路。
但是,河内军没有水军,唐军的水军封锁了江面,河内军的船只根本无法驶出渡口,更别说渡船了。
蒋继嗣只能带领将士们从陆路行军,将士们从河内郡出发,穿越河西郡,到达武川郡。
当蒋继嗣到达周地的时候,他才发现,周地的局势似乎与他想象中并不一样。
他在河内军战场上配合李勇取得了突破,但他也错过了配合魏振国歼灭孙烈部队的最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