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水道被唐军水军封锁,正常情况下看,汉军面临两个选择。
要么从衡州城外更远处进行渡河,要么组织将士强攻石桥。
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但终究是常规做法,汉军却没有采取这两种行为,他们采用了第三种方法,袭击唐军水军。
在两军对峙的三天中,汉军虽然没有组织战斗,却做足了战斗准备。
直到战争开始之后,唐军才知道汉军制造了大批投石车和渡船。
汉军似乎约定了时间,唐军停靠在衡水上的船队同时遭受汉军落石攻击。
唐军水兵损失惨重,船只大量毁损,除了少量船只迅速出城得以幸免,大多数船只被砸毁。
幸存的水兵开始登岸。
唐军撤离衡水水道,汉军却开始利用水道行军。
制造完成的渡船被推下河道,借助摆渡船,汉军将士开始渡河。
摆渡船数量不足,汉军投放能力不大,渡河将士无法一次投放太多。
但是随着摆渡船不断往返,渡河汉军规模开始增多,汉军将士在南城放火,制造紧张气氛。
与此同时,完成消灭唐军水军任务的投石车开始向石桥集中,对石桥守军发起进攻。
当孙烈得知汉军发动总攻时,局势已经不可挽回。
城里处处起火,渡河汉军数量不知道有多少。
他没有组织将士反攻,反而命令将士撤退。
那些没有完成运输的物资统统放弃,没有来的及转移的人口都留在城中。
孙烈至少不像王升和毛宁,当唐军主力撤出衡州城之时,他派出了士兵提醒张雄撤军。
孙烈明白,唐军一旦撤军,汉军必然发起追击,因此,亲自带领主力将士在险要之处设伏。
很快,张雄带领与追击的汉军到达了唐军设伏处。
张雄身边将士只剩下了不到二十人。
汉军却有数百追兵。
汉军进入伏击圈之后,孙烈立即带领伏兵从埋伏处杀出。
面对伏击,汉军大溃。
孙烈却没有进行追击,打扫完战场,他押解俘虏向江临城撤军。
击败汉军追兵,孙烈把军务交给副将,他先行一步前往江临城。
他准备亲眼见证江临城防御,布置城防。
孙烈到江临城之后完成了一系列布置。
但是,没等他松口气,战报来了。
在孙烈离开不久,汉军对南撤唐军再次发起进攻。
这一次,唐军没有准备,被汉军击败。
汉军不仅救回了战俘,还在乱军中俘虏了张雄。
事情已经发生,自然无法挽回。
孙烈开始组织将士布防,唐军必须守住江临城。
只要江临城在唐军手上,唐军依旧掌握一定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