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一封密信
时至凌晨,天色蒙蒙的,打着一层薄薄的雾气,西城门守了一夜的官兵一个个都打着哈欠,东靠西歪的抱着长枪,等待着换防的同僚。
吱呀、吱呀……
车轮碾过青石地砖,一辆马车,十余人从雾气中缓缓现身。
“停下来!”
城门卫稳了稳头盔,一手压着刀,来至马车前方,上下打量了一番,见他们腰间皆配刀剑,皱了皱眉。
“你们是哪个门派的,出城所为何事?”
“大人,我们是衡山派的,前阵子在丐帮大会上听说前方战事将近,这是准备前往襄阳,驰援郭大侠夫妇,望大人通融一二,行个方便。”
一名神教弟子脸上带笑,从怀里取出一个沉甸甸的袋子,递到了那城门卫的手上。
“诸位果真都是真正的仁义志士啊……”
那城门卫颠了颠布袋子,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朝着身后的几名官兵招了招手,喊道,“放行!”
“有劳了。”
那神教弟子拱手一礼,招呼起众人出城。
“等一下!”
一旁亭子里的城门守将出言喊停,快步走了过来,狐疑的盯着马车,使着鼻子又嗅了嗅,眉头紧皱,握紧的腰间刀兵。
“你们车上藏了什么?怎么一股子血腥气?”
“大人,车上的是我们衡山派的林长老,先前路上遇见了一帮魔教的人,受了伤。”
“原来如此……”
城门守将点了点头,朝着后面退了数步,突然转过身,冷喝道,“马车上的人都给我下来!!”
此话一出。
一众神教弟子尽皆握紧的兵器,气氛不知不觉间已剑拔弩张。
“咳咳……”
伴随着一阵咳嗽声,龙蓬掀开车帘,走下了马车,顶着一张惨白的脸说道,“大人,你让林某下来,可是有什么事?”
那城门守将冷哼一声,刚想要说话时,眸间紫芒一闪而过,神情呆滞下来。
“没什么,你们走吧。”
“那就多谢了。”
龙蓬朝着众人笑了笑,回到了马车里面,眼眸闭阖。
“我们走。”
“是!”
铁牛扬起马鞭,驾驭着马车,领着众人离去,刚走不远,那城门守将就有些迷茫的眨了眨眼,四下环顾,神情疑惑。
“我这是…怎么了……”
……
路边的一家客栈外。
“怎么现在才出来,小僧还以为你出什么事了。”
无心进入马车,刚刚抬起头就瞧见了拥挤的车厢,咳嗽了几声,脸上恢复的寻常那玩世不恭的微笑。
“龙先生这里…倒是挺热闹。”
“别贫了,灵素呢?”
无心眉头一挑,笑道,“你自己过去瞧瞧不就好了。”
“这…还是让她睡个好觉吧,等天亮在说。”
“你这人突然失踪,灵姑娘能睡好就怪了,赶紧过去看看吧,人家等着你在。”
龙蓬微微一怔,点了点头,回眸瞧了那躺在车厢里昏迷不醒的万家父子一眼。
“狄云,你若是问不出来,可以去客栈,找我的人帮忙。”
“噢…好好好……”
狄云憨愣愣的应答了声,目送着龙蓬离去之后,眼睛死死的盯着万家父子。
“大哥,我们也下去吧。”
“好。”
几人下了马车,聚集在一处偏僻的林子里,狄云十分麻溜的使着麻绳将万家父子绑在了树上,眼神中的仇恨犹如一团猛火。
无心双臂抱胸,绕有兴趣的在旁边看着,正看的起劲,身后响起一道沙哑的声音。
“小和尚你在看什么,还有这几个是什么人?”
“燕先生,你走路都是没声音的?”
无心回过头,无奈的望着那黑袍青年一眼,缓缓道,“这几位是龙先生带回来的,至于是什么人,小僧可就不清楚了。”
“不过他们想做什么,小僧倒是清楚。”
“报仇?”
无心微微一怔,含笑道,“燕先生可以呀,一眼就瞧出来。”
燕十三皮笑肉不笑的笑了笑。
“我在江湖上浪迹这么多年,那黑皮小子的眼神,在熟悉不过。”
“何意?”
“江湖上恩怨情仇最为常见,瞧见那小子的样子,是恨不得将这两人扒皮抽筋,挫骨扬灰。”
“阿弥陀佛,小僧可是出家人看不得这些……”
燕十三翻了个白眼,吐出一个,“滚!”
……
厢房里。
程灵素坐在八方桌前,下巴枕着双臂,眼巴巴的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小脸儿上有着几分挥之不去的愁忧。
咚、咚、咚……
冗长的敲门声响起,龙蓬长身鹤立,站在门外。“灵素,你醒了没?”
程灵素恍了下神,连忙站了起来,只听“吱呀”的声响,门已打开。
“你回来了,没受伤吧?”
“没有…”
龙蓬瞧见她那微微有些黑的眼圈,轻笑着摇头,抚摸她脸庞,“怎么,一夜未睡?”
“你手怎么这么凉?”
“凉吗?”
龙蓬摸了摸自己脖颈,笑道,“的确是有些凉啊…”
“可能是被风吹的,你不必紧张。”
程灵素没搭话,拉着他坐下,伸出手给他诊脉,过了好一会,才松了口气。
“我去给你熬些姜汤,暖暖身子,你这忙了一夜,也累了,就在我这里休息一会,我很快就好。”
“不用……”
龙蓬话还未说出口,程灵素已然起身离开,动作倒是快。
“这…唉……”
龙蓬无奈叹了口气,坐了一会,吩咐客栈伙计送来纸笔。
“天之气,至清静、至光明者也,人禀此气而生……”
龙蓬一边背诵,一边默写,待到程灵素推门回来,刚好将《神照经》写完。
“姜汤熬好了,你快些趁热喝吧。”
程灵素放下汤碗,瞧见桌上的纸张,微微一阵,疑惑道,“这是什么?”
龙蓬喝着姜汤,眸弯如月,“给你的。”
“又是给我的?”
程灵素先是一愣,微一思忖后,问道,“你是不是为了这武功,才留在荆州的。”
龙蓬叹道,“你还是这般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