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合大怒,呵斥道:“姜伯约心口不一是何道理,若不肯归降,抗战便是,若是归顺我大卫,就不该行此鬼祟。”
费普道:“我家将军自视甚高,故得丞相破格擢拔而为三军主帅,此番败于将军之手,无可奈何,心服口服。今日这番话乃是忠言相告,李丕久后必是太子人选,将军万不该哄他入住皇宫暴露野心,此乃君王所忌讳也。他日若为帝,回想今日的凶险,还会重用将军吗?”
张合道:“此乃无心之失,圣德君王岂会不察?”
费普笑道:“他果然是圣德之君,又岂会有今日之失?”
费普又道:“若将军肯在成都举事,我家将军愿助一臂之力。”
张合道:“姜伯约将如何做?”
费普道:“率部在剑阁起义,封锁关隘以为响应。”
张合冷笑:“姜伯约如此费心,图何回报?”
使者费普道:“自然要有回报,我家将军蒙丞相栽培,念念不忘丞相恩德,待将军在成都举义之后需放我家将军南去,且将来需将益州郡割让给我家丞相和将军歇马。我家将军愿意与将军结成唇齿之依。”
张合听了这话,心中冷笑,这分明是姜维的挑拨之计。
但他并不急着揭穿,姜维虽然投降了张辽,但剑门关仍然控制在他的手里,张辽的兵马被堵在剑门关外不得入内,一旦姜维反悔,联合魏延反攻回来,单凭他这三万兵马只怕难以阻挡呢。
这个时候需得稳住姜维,且先与他虚与委蛇,然后将他的阴谋告知张辽,里应外合一举拿下这个阴谋家。
想到这张合对那使者说:“事关重大,你容我考虑考虑。”
费普道:“事不宜迟,请将军早定大计。”
姜维的使者费普走后,张合召来自己最信赖的掌书记周前问计。
周前不解张合是什么意思,故意试探道:“将军若在成都称王,姜伯约起兵响应,将张辽阻隔在外,届时蜀地便归将军一人独享了,称王称霸有何不可。”
张合怒道:“我信你为股肱,你却出此悖逆之言。我张合几时是背主之人了?顾念宾主一场,我也不怪你,你走吧。”
周前道:“将军息怒,周前所言试探耳。此乃姜维诡计,可速速报知陛下知道。”
张合惊道:“为何要报陛下,山遥路远,何不报知文远将军?”
周前道:“事关将军生死荣辱,不可托付他人,只宜让陛下一人知晓。否则他日有人拿此事追责,将军百口莫辩。”
张合以为有理,当即让周前起草一份密报,派心腹送往长安。
这边假意提了几个条件,让使者回去告知姜维,先将他稳住。
张合以为如此就万无一失了,哪知道姜维也非浪得虚名,他用的这一计谋原本就是个分瓣梅花计。
一瓣是派使者劝说张合起事搞乱李轨统一蜀地的全盘计划,张合能被说动那是最好,万一旦劝说不成,那就用另一瓣计谋:挑拨张合和李丕的关系,让他们互相猜忌,最好打起来,他好从中渔利。
所以不要说内军厅安插在成都的耳目本来就很厉害,就算内军厅在成都的势力为零,李丕也会知道这件事,因为姜维必须要让他知道。
李丕闻讯大惊,若此刻张合叛变,则成都和蜀地不复再归大卫所有,而且还要连累自己被他扣作人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