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愿意过来追随你?你开不开书院都还未定呢。”柳大有点意外。
章辞笑了:“他们自己也可以开书院啊,只要离我近一点就行。来了这边,做什么都是可以的。”
柳大调侃:“做书童也行?”
章辞看了他一眼:“做我的书童,也不简单呢。”
柳大笑了:“行,你写个回信,我去把他们带过来。”
章辞写了“诚挚欢迎”四个字,盖上他们熟悉的私章。
洪林材和闻居安收到信,就去书院正式辞职。张余盯着他们看了好一会儿,才说:“虽然你们之前提过,可我还是希望你们能够留下。你们这一走,当初十五人,就只剩下我一人了。”
洪林材说:“人生聚聚散散,是很寻常之事。十多年前,我们也不曾想过,会在昌平书院相聚。书院来了很多人,又走出去很多人。你是元老,又任院长之职,昌平书院可在你手中发扬光大。”
张余苦笑:“我就是年纪大,来得早,这院长之职才轮到我。你们年轻,可去搏一搏未卜的前程,可是我不敢,我就在这里求稳吧。可书院在我手中是很难发扬光大了。”
闻居安说:“昌平书院有你在,有那么举人先生在,会有很多学子出人头地。”
张余摇头叹息:“我就这么点水平,只盼着其他夫子多成几个大儒,让书院发展壮大。我就帮忙照应照应。”
洪林材和闻居安起身,深深向他行了一礼。
章辞等五位书生都收拾好了,就让墨笺护送他们过去。他在这里等洪林材和闻居安。
陈帆听章辞说了事情经过,笑了笑表示理解。
那七位愿意追求新的发展,有足够的勇气,也冒了很大的风险。张余这些年越来越坚韧大度了,他愿意守着昌平书院,说照应照应,希望同事能早日成为大儒,颇有大书院院长的胸怀和风范。
章辞也不会撇下他们不管的,那是他和陈帆建立的第一座书院。
山寨里有很多空房子,有充足的地方做临时办公室和住宅。预备官员们聚齐了,就举行了第一次正式会议。
人数并不少:有举人功名的共六位,其他是种田户选出来的二十位,和一些未考取功名的书生。
陈忠檐说:“今日是夏国大襄朝载熙十九年四月十四,正好是小满。”他举起一张纸,“华,寓意繁盛,美丽。本王宣布:华城正式成立,年号初宁。”说着他带头鼓掌,其他人也跟着鼓掌。
他介绍陈帆:“这位是华城城主,陈帆。”众人鼓掌。
他又介绍章辞:“这位是华城城相大人,章辞。”众人继续鼓掌。
陈忠檐说:“城主有任免之责,公布律法号令之责,代表华城从事外事活动之责。城相大人正一品,主理华城一切事务。现在请城主为诸位大人颁发任命文书。”
陈帆讲述了各部门的设置和职责,就开始发证书。
由于地方小,人手少,华城没设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只设了一个秘书省。这个机构名书生们都熟悉,但职责不是负责藏书,而是和三省差不多,主要负责各种律法、政令的起草和颁布,综管政务。长官官职叫秘书监,由闻居安担任。
六部都有,正好由其他六位举人担任尚书。要是多来几位举人,陈帆他们也能多设若干部门。
城防营负责安全守卫工作,首领是云风,官职城门校尉。
城主府侍卫也都有了官职,叫羽林卫,统领是红枫。
这些官员的品级都是正三品,俸禄与大襄朝持平。华城设了五个镇,安排镇长、副镇和几位司曹。所有人都安排了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