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小舅子的
此次朝仪相当成功,大臣们都急着除国,更改更役律的事情,反而显得无足轻重了。
刘彘趁热打铁,就一言九鼎的把更改更役律的事情定了下来。
不过,魏其侯窦婴多说了几句,说是“若是战时,可再更改,总要附和太子的心意才是-------”
没人反对他如此明显的谄媚。刘彘觉得这位魏其侯倒是很懂自己,差点就免了他的削爵除国。
魏其侯窦婴是个不受窦太后喜欢的外戚。原先刘启害怕窦太后发飙,曾私下里说,不碰窦太后的人。
刘彘觉得既然是削爵除国,那么不管是谁,都要削爵除国。不然,照顾了这个,必然要照顾那个,不如一刀切带来的麻烦少。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刘启想想自己那位阿母,还是决定不动窦太后的人。
主动要求削爵除国的除外。
可现在这位主动要求除国的郎官,倒是让刘启觉得可以额外开恩一次。
这位郎官叫做夏侯颇,祖上是开国元勋夏侯婴。
夏侯婴一生为大汉鞠躬尽瘁,封汝阴侯,生前曾九次增加食邑,是大汉开国元勋中增加食邑数最多的人。
夏侯颇是夏侯婴的曾孙,属于四代侯。
开国元勋中,能将爵位传四代的少之又少。而汝阴侯家能将爵位传四代,可见其家有别人家不可比拟的地方。
第一代汝阴侯夏侯婴做的那些事就不必多说了,反正他打仗很厉害,做人也很明白,既被吕后喜欢,也曾带兵驱逐过吕后所立的少帝。
他还亲自驾车迎代王入未央宫,有拥立孝文皇帝之功。
他的后人,夏侯颇,现在也主动要求削爵除国,这是给了刘启父子一个难题。
因为,这夏侯颇还是太子的姐丈,也就是说,刘彘是这人的小舅子。
小舅子的------
刘彘暗自骂了一声,真的害怕这些大臣会因为这个夏侯颇看自己的笑话。
论家世功劳,朝中大臣没有一个能比上夏侯颇家的。
论当下,夏侯颇是皇帝的女婿,太子的姐丈。
那些有爵位的大臣们虽然都急着除国了,可等他们冷静下来,必然会盯着这位夏侯颇。
夏侯颇食邑六千九百户,这酎金的数量可不是小数。难不成他家进献的酎金就成色好,一杯就能醉倒人乎?
刘启没有当堂准许夏侯颇除国,已是引起了其他列侯的不满。
刨符为证,世代相传啊!
这可是高祖皇帝和夏侯家的约定,刘启怎么敢答应夏侯颇削爵除国呢?
散朝后,刘彘便去找了阿姐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和阿娇走到很近,两人几乎是无话不说。
刘彘去了皇宫北阙第一等宅子,那个叫我“近吾”的府邸。
“近吾”二字,为吕后所题。
吕氏被诛以后,夏侯家想把这两个字铲掉,孝文皇帝很大度的说道:“汝阴侯因良善得此二字,并非是与吕后有勾结而得此二字。”
于是,夏侯家的府邸就一直留有这两个字。
当年,还是汉王的高祖皇帝兵败,被敌军追赶。吕后所生的两个孩子,也就是孝惠皇帝和鲁元公主被弃路旁。
夏侯婴为高祖皇帝驾车,见到这两个孩子后,均让这两个孩子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