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是他们出发的时候就想着孤注一掷了,冲出去便冲出去,死了便死了,反正再也不会回来了。
所以,他们在这大营里面根本就没有留守营的人。他们只是随大流跑了回来,至于为什么回来,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只是自然而然罢了。
毕竟,头人被骠骑军杀死的太多,没了主心骨,他们只能随大流。
可他们到了大营这里后,突然迎头就挨了一顿箭雨……
这突如其来的箭雨把这些匈奴人顿时射懵了,他们赶紧掉头朝别的方向跑去……
可骠骑军跟的很紧,他们调转方向,骠骑军则收拢包围,把他们往一起圈。
说了是赶羊了,羊群炸了,自然要往一处赶。
这一赶,那对这群没了头羊的羊来说,无异于是火上浇油啊!
大营那边射来的羽箭,一股脑的就飞进这些匈奴人当中,只把这些匈奴人射的鬼哭狼嚎的惨叫不止。
骠骑军却停在了射程之外,只是把那些拼命跑出来的匈奴人一一杀死。
这些匈奴人此时很想投降啊,可让他们惊恐的是,那些生猛的骠骑军根本不接受投降,竟然把那些跪地求饶的人全部杀死了。
大汉那边有传言,说是“骠骑一出,寸草不生”。
有人说这话是太子说的。后来,有人问太子,太子也只是笑而不语。
骠骑军,太子手里最厉害的杀手锏。此军不出则罢,出则血流成河。
不是刘彘腹黑,要训练这么一支残忍的骑军。而是刘彘深知,手里没有这么一支杀人不眨眼的骑军,根本无法震慑那些窥伺大汉的人。
武力解决不了全部的问题,但武力一定能解决很多问题。故而,刘彘专门训练了这么一支只知道杀人,而不知道受降的骑军。
而且,刘彘认为骠骑军专事杀人,不接受投降的这个恶名声一定要传出去。
在大汉的周围,特别是西域还有很多的小国。它们对大汉要么顺从,要么阴奉阳违,要么依仗地势之优,根本就不把大汉看在眼里。
刘彘相信,等骠骑军的“恶名”传出去以后,那些还在观望,还不肯归顺大汉的小国,就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了。
骠骑军存在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战略威慑。
当然,这次出动骠骑军,就是为了让西域各国,甚至更为遥远的国度知道,大汉有这么一支不出动则已,一出动便是寸草不生的军队。
想想大汉那些令人尊敬的使节们,他们不畏艰难险阻,不顾路途遥远,辞别家人,不知归期,为了大汉而出使西域各国,甚至是更为遥远的国度。
原本,他们都是带着善意,带着大汉与它们通好的想法去出使各国的,可有些国家就是没数,经常做出杀害汉使节、扣留汉使节的事情。
汉使节是什么人?
他们就是大汉!
今日之战过后,大汉使节出使各国,就可以自傲的对那些国王说,“吾为大汉使节,吾的右手是代表友好的手杖,左手则是大汉的骠骑军。
两国若是相好,则握住我的右手。若相恶,则握住我的左手……”
刘彘相信,等骠骑军恶名远扬之后,没有哪个小国的国王愿意握住汉使节的左手。
他们会紧紧握住汉使节的右手,接受大汉使节从遥远的地方给他们带来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