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完杨松兄弟的事情之后,诸葛亮又把目光转向了张鲁。对待张鲁,可不能像对待杨松那样一刀斩之,不管怎么说,张鲁自祖上三代,便已经在汉中传教,教徒颇众,若是把张鲁也杀了,肯定会激起民怨,势必会影响到诸葛亮与庞统的后续计划。
因此,诸葛亮决定暂时不杀张鲁,让他活着,远比让他死去的作用更大。
沉吟了一下,诸葛亮开口说道:“张鲁,你身为一方诸侯,镇守汉中多年,多少还是有些功劳的,本相决定给你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只要你肯投效梁王,本相定会向梁王说项,保你一世衣食无忧,如何?”
张鲁大难不死,自然是喜不自胜,连忙跪倒在地,向着诸葛亮不停地行礼,口中更是感恩戴德:“多谢诸葛相国不杀之恩,张鲁铭感五内。张鲁愿交出兵符印信,二十五万汉中军,悉听相国处置。”
能在汉中呼风唤雨多年,张鲁也不傻。他知道诸葛亮留他一命,是想通过他的手来掌控汉中。可是他别无选择,权势不过过眼云烟,终归还是性命更宝贵一些。
结果张鲁交出的兵符印信之后,诸葛亮和庞统对视了一眼,均自彼此的眼中,看到一抹悄然消失的轻松。
这件事,终于成了!
安排好了张鲁临时的看押之所后,诸葛亮和庞统便再次忙碌了起来。
时间紧,任务重,刘备不日便会杀到汉中腹地,留给他们的时间,着实不多了。
单凭这手中的三万义勇军,是很难抵抗刘备二十万大军的。所以诸葛亮和庞统决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管汉中城中的一切兵权,让留守城中的五万汉中军,成为他们抵抗刘备的一大助力。
他们并没有盼着,五万汉中军能悉数为他们所用,其中必然还存在着不少仇视义勇军之人。毕竟在汉中军的眼中,义勇军是后来者,是入侵者,有敌视情绪也是正常的。
诸葛亮把整合汉中军的事情,交给了徐晃。以徐晃治军之严整,想必他能在最短的时间中,消弭掉大多数汉中军心中的抵触情绪。至于那些怨念深重的小部分汉中军,只能暂时先把他们关押起来,等日后在慢慢引导了。也免得这一小部分人,在汉中城内挑起不必要的事端。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个道理,诸葛亮和庞统都是很明白的,眼下形势危急,是决不能让汉中城内出现任何异常声音的。更何况,刚刚到手的汉中城,还远远称不上是坚固的堤坝。
庞统的任务,是安抚那些汉中城的官员们,在他们中间筛选可用之才,加以稳固汉中城内的局势。相比外来者而言,若能招降本地官员中的一部分人,由他们来进行战后的善后工作,势必会被外来人更妥善一些。
诸葛亮安排给张辽的任务,是驻守城墙,随时做好抵抗刘备的战前准备,并派出大量的探马,随时打探刘备那边的消息。
而诸葛亮自己,纵览全局,兼顾安抚城中的百姓,降低百姓们的抵触情绪,劝导他们接受义勇军的管制与保护。
诸葛亮在汉中城中从容安排之际,刘备已经率军来到了广汉。
广汉与汉中接壤,是益州最北部的一个郡。刘备骑在一匹白马上策马狂奔,不时回头招呼麾下将士加快速度。刘备坐下的这匹马,当然不是宝马的卢了,的卢在庞统遇伏中箭的时候,已经被张任射杀了,但是刘备喜欢骑白马的偏爱,却保留了下来,现在他骑乘的这匹白马,是他暗中高价从西凉买来的,虽然比不上的卢,但也是难得一见的良驹,刘备把它命名的小的卢,以纪念死去的的卢马。可见在刘备的心中,凤雏庞统甚至还比不上一匹的卢马。
前方,探马的身影出现,径直策马狂奔到刘备马前,然后翻身落马,跪倒在地,向着刘备说道:“禀大王,义勇军昨夜犹如神兵天降,一夜之间拿下汉中城,今早又张贴安民告示,汉中郡的十几个县,已经有大半表示愿意归附马超了。”
“什么?!一夜之间,该死的马超又抢了先?他们是飞过来的吗?”刘备怒不可遏的破口大骂着。
举起马鞭在小的卢的马股上狠狠抽了一鞭,刘备愤怒的高声呼喊:“全军加快速度,明日日落前,必须赶到汉中边境线上!三日后,必须击溃边境线上的十五万汉中军,如不能胜,全军皆斩!!”
其实刘备带兵打仗的本事还是不错的,这从他前期屡败却有余力屡战中,就能看得出来。尽管前期刘备屡屡失利,但是他却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整旗鼓,可见他确实有些本事。
但问题是,刘备以前二十多年带兵打仗,指挥的人数最多不过数千人,只能算是小股部队,他已经习惯指挥小股部队作战的战斗风格了,现在刘备得到了益州和荆州大部,手下的兵马数年之间便翻滚到了近百万,刘备还远远未能适应过来。
这次,他完全是按照以前的战斗指挥,把二十万大军当做了两千人的突袭队来使用,要求二十万大军一日一夜之间疾行数百里,这显然是有些强人所难了,即便这二十万大军如期感到汉中,恐怕也会变成强弩之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