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汉中城的校场上,马超论功行赏。
一排排的流水宴,早已被诸葛亮准备妥当,足足有上千排桌案在列,上面摆放着鸡鸭鱼肉以及数种精美的蔬菜菜肴。
每一张桌案旁边,还有两坛子西风烈酒,一只只大海碗,在桌案上一字排开,从这边一眼望去,几乎看不到那边的尽头。
之所以把庆功宴摆放到校场中,而不是府衙内,实在是因为这一战太过激励人心,立下战功的将士们太多了,可以说每一位参战的义勇军将士,都是功臣!汉中城的府衙虽大,却也容不下如此之多立功受奖的人,诸葛亮早就料到了这一点,提前把宴席放到了校场中来了。
校场中的点将台,本应是个严肃的发号施令之处,此刻却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共计三十一张桌案,分成两排,整齐的分列点将台两侧,多出来的那一张,则是横放在了首位上,那是属于马超的位置。
坐在首位上的马超,亲自倒满了一大碗的西风烈酒,而后端着酒碗站起身来,向着台上台下的所有将士大声说道:“诸位!此战我义勇军打出了威风,打出了气势,一战击溃刘备七十余万蜀兵,在座诸位皆功不可没!本王在此,敬诸位一碗酒!”
身为君主,亲自倒酒,并且要向部下将士们敬酒,在等级森严的汉末,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校场中的十余万将士,连忙起身,端起面前的酒,面向马超的方向,齐声呼喝道:“谢大王!”
一大海碗的烈酒下肚,马超脸上面不改色,再次倒满一碗酒,大声说道:“第二碗,本王愿与诸位一起,敬那些战死沙场的义勇男儿!我义勇男儿,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刘备的七十多万蜀兵被击溃,义勇军付出的代价也不小。算上张绣后来带来的十万将士,此次参战的义勇军有将近二十多万人,而此刻出现在校场上的只有十余万将士,除了正在城中各处值守,不能前来参加庆功宴的,仍少了十万人之多。
这些人,已经把生命留在了战场上,永远不会再回来了。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忠诚,为“守土卫国”四个字,做出了最佳的注脚。他们生命的绽放,宛如天际流星,哪怕只是绽放一瞬间的光芒,也会被人们铭记在心。
校场中原本热闹的鼎沸人声,瞬间沉默了下来。活着的人们,不该忘记那些为了今日的成功,而付出生命的烈士们。
沉默,足足持续了十个呼吸的时间,校场中落针可闻。
直到,马超把酒碗放到嘴边,大喝道:“干!”
十余万将士,用怒吼声,回应着马超,同时也是在缅怀战死的袍泽们:“干!干!!干!!!”
义勇军的军魂,义勇军的凝聚力,便是这样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平时或许看不出义勇军与其他部队有什么不同,可一旦踏上战场,义勇军所展现出来的坚韧、刚毅、百死不屈,足以令任何对手为之胆寒。
校场的角落里,无人注意之处,庞统看着眼前的一切,喃喃地自语道:“军心可用!军心可用啊!梁王……义勇军……终归是与众不同。孔明,还是你有眼光啊。”
“第三碗酒,本王再敬诸位!是你们的奋勇向前,不畏艰险,才有我大梁的长治久安!大梁可以没有我马超,但绝不能没有诸位将士!请满饮碗中之酒!”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数百年之前,孟子便向世人阐述出了治国的关键之所在。可惜的是,真正能把这句话记在心中的君主,鲜少。绝大多数君主都忘了,真正成为国家基石的,不是他们,而是普通的百姓和来源于百姓中的将士们。君主,不过是国家的决策者,而并非是主宰者。
十余万将士中,不少人都流下了感激的热泪,一碗碗烈酒,伴随着泪水,灌入了将士们的口中,一饮而尽!
此生,有幸追随在梁王麾下,人生大幸也!虽死,无憾!
三碗烈酒下肚,马超向身边的诸葛亮一招手,诸葛亮微笑着起身,双手奉上拟定好的战功簿。
把战功簿交给马超之后,诸葛亮缓缓转身,面向点将台之下,朗声说道:“诸将士听赏!望有功之士戒骄戒躁,望暂未取得战功之人,再接再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