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为何?他经常光顾这里,与两位舅舅关系不挺好吗?”黛玉不解地问道。
还没等宝玉回答,宝钗便调笑道:“请问妹妹,他对官场上哪个人没有成见?”
“宝姐姐此言差矣!”宝玉摇头笑,“我只是讨厌官场,可并非讨厌官场上的每一个人,贾雨村刚好是我讨厌的之列罢了。”
“你为什么讨厌他呢?”黛玉问道。
“他是个趋炎附势忘恩负义之辈,自从大老爷辞官,你看他还来看望大老爷不?”
“最近他确实没来,我还以为他只是因为升官儿了所以很忙呢。”黛玉说道。
“林妹妹要觉得他是个好人,那就大错特错了。”宝玉恨恨地道,“你们或许还不知道,香菱姐姐的命运也与他有关。”
“怎么又扯到香菱?”宝钗诧异地道。
“当年你哥与冯渊那案子,审判的人不就是贾雨村吗?宝姐姐难道忘了?”
“哦,我记起来了,好像是他。”
“那是一宗冤案,宝姐姐心知肚明,正是贾雨村为了讨好‘贾史王薛’四大家族,所以胡乱判了那宗案子。”
“这事儿还是不提为好。”黛玉提醒道。
“我想说的并不是这个,最生气的也不是这个,而是贾雨村当年落魄潦倒,连上京赶考的费用都没有,正是得香菱父亲资助金银衣物,才得以高中进士。”
“竟还有这样一段渊源?”宝钗与黛玉不约而同地问道。
不过宝钗倒也不好奇,因为宝玉曾经准确无误地将香菱身世说了出来,而那些情况她和她妈并不知情,甚至香菱自己都记不太清,宝玉却一清二楚。
“当初贾雨村得到香菱父亲资助后,当天晚上就走了,都没有告别香菱父亲,你们说这人是不是白眼狼?”
“这还不算啥,更可气的还在后头。后来贾雨村如愿以偿高中进士,刚好派到香菱家乡做官儿,当时香菱已经丢失,而她娘病故,她父亲看破红尘出家了。”
“贾雨村娶走香菱家当初一名女仆,信誓旦旦地向香菱外公承诺,一定要帮曾经的大恩人,即香菱父亲,找回香菱。”
“可辗转几年后真的遇到香菱时,却惘然不顾当初的誓言,将香菱父亲当初偌大的恩情早已抛之脑后,为了讨好我们四大家族乱判那宗冤案,完全不顾香菱。”
宝玉这一番话下来,宝钗与黛玉心里其实都有点不是滋味儿。
对于宝钗而言,那可是一宗大冤案,牵涉到她哥哥打死人命案。
对于黛玉而言,贾雨村可是她老师,被宝玉说得一无是处似的。
宝钗叹道:“如果当初不是贾雨村,我哥恐怕就要坐牢了,而香菱自然就不会跟着我们,也不知道命运如何。”
“所以宝姐姐心里一直感谢贾先生?”黛玉不禁问道。
“尽管这方式不光明,我也不赞同,但的确是他救了我哥。”
宝玉笑道:“以当时的情形,让其他官员来判,大概也一样,不过是贾雨村刚好碰到审判这宗案子而已。”
宝钗点点头表示认同,当初她哥确实大摇大摆进京,压根儿没当回事儿。
宝玉接着说道:“当初贾雨村高中进士后做官儿不久就被人参了,闲置游荡才有机会做林妹妹的老师,也正是因为做了林妹妹的老师,姑父也就是林妹妹的父亲,才写信让我父亲帮他恢复原职。”
“原来林妹妹这位老师与我们这里那么多人有关联呢。”宝钗感慨道。
“要不然当初他也不会救你哥,不就是因为不敢得罪我们四大家族,同时又可以卖一个大人情给我们吗?”宝玉愤愤地道,“如今大老爷官儿没了,老爷又被外调当差,你们看,他还来不来?”
话音刚落,麝月进来禀道:“二爷,贾雨村贾大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