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的政策只有一条:量大从优。
也就是说买得越多,价格越便宜,价格完全是根据成交量而制定的。
买去自己使用也好倒卖也罢,贾氏光明集团没有任何要求。
价格对于所有人来说都一视同仁。
买多少块儿,对应多少钱一块儿,都严格按照价格表来就行了。
可谓是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反正正式营业的第一天和第二天,交易额都超过了十万两银。
一说,惊呆了凤姐、尤氏等人。
纷纷追问宝玉能净赚多少。
当然这仍然是个秘密,宝玉不会告诉他们任何一个人,只说效益可观。
其实都想过一定可以卖得好,却没想到每天的成交量竟有如此之高。
虽然都不知道净利润是多少,但可以拿香皂肥皂做一个参照标准。
对于许多没有经商的人想都不敢想。
哪怕像凤姐、尤氏见过不少钱的人也惊叹不已:每天交易额多达十万,如果按照三成的利润计算,一天就能赚三万两。
那一年的净利润就能达千万两……这无异于一个天文数字。
以这个速度,不出五年就可以将王公贵族们的投资的钱连本带利还了。
宝玉高兴,投资商们也高兴。
但到底纯利润有多少,只有宝玉一个人清楚,王公贵族们也不问,他们只等着收钱就好了,当然他们的人脉犹如无形之手,无时无刻不促进销量的提升。
没有王公贵族们的人脉,也不会有如此高的人气,这一点毋庸置疑。
“有钱大家一起挣”嘛,这是宝玉长期以来推崇的理念之一。
个人再厉害,力量终究渺小。众人拾柴火焰高,倘若吃独食,注定走不远。
将王公贵族们拉进来,不仅可以提高销量,还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这些个宝玉早就已经考虑到了。
可以说这是妥妥的利益捆绑。
如果宝玉一个人做这件事,他相信应该也可以做好,但规模不会有这么大。
而且随着规模的扩大,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红眼,那么麻烦就会接踵而至。
这个世界上的人,没有几个希望看到别人比他好,这是人心的劣根性之一。
将王公贵族们拉进来,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个问题,至少可以减少仇恨的人。
毕竟做到那个份儿上,仇恨你的人不会是普通百姓,因为普通百姓根本够不着,也犯不上,一定是有身份地位有实力的。
也只有这个时候,他们才知道宝玉当初的眼光有多么好,决定有多么正确。
尤其是像凤姐、尤氏等,他们常年跟着宝玉,仅用佩服形容不了他们的心情。
随着贾氏光明集团的正式营业,新的贾府这边算是基本步入了正轨。
宝玉也该着手成亲的事宜了。
成亲的日子已经定下来,前期准备工作宝玉全权交给尤氏负责。
到时候一定要办得轰轰烈烈。
虽然宝玉很讨厌那些形式上的东西,但毕竟人生成亲只有一次。
况且,同时娶宝钗与黛玉,理应给两位姑娘以足够的体面。
在这个年代同时娶两位妻子,怎么说也是开创了一个先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