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积弱贫穷至斯!
怪不得会有不怀好意的人钻了抗战的空子。
“哦?戴立,你能联系军政部的人吧……”容凌沉吟了一下,然后苦笑道:“让军人流血又流泪!再不从思想上统一认识,何以抗战……”
“军政部……”戴立道:“你的意思是让军政部派出人员深入到民间……”
“是啊。女兵也行啊。能唱歌能鼓舞士气,最好能教一下民众识字,同时深入的宣传我们的主义。”容凌道:“我会详细的拟定一个细则出来,戴立,这件事不是小事,关系重大,你们一定要重视起来。”
戴立能感觉到容凌的怪异之处,但是,那又怎么样?从容凌这些日子的表现,他深深的认识到,容凌绝对不会做出危害华族之事。
这就够了!
看到容凌脸上的凝重之色,戴立点了点头:“女兵么?从大后方征召一下,会有源源不断的女学生应征,交给我就好了。”
容凌并不想改变什么历史进程,只希望华人不要在战争期间陷入内斗中,但愿能推迟聂容凌记忆中的场景及容凌所知道的历史的到来。
由于戴立的强烈要求,华族宣传队与军政务同时到达了敌占区,并且在敌占区开展得如火似荼。
而徐州会战由原来时空的三个月,已延长至五个月还没有结束。
“台儿庄大捷!”
“好消息,好消息,台儿庄大捷!”
预料中的胜利如期到来。
与欢呼着的游击队员不同,她与戴立两人都没有多少兴奋的表情……大败与大捷只有一字之差!
但是……对于华族军人们来说,都是一样。
在目前的条件下,不知道有多少军人口里喊着“国存我死”向小鬼子发起了自杀式的冲锋,也不知道有多少军人永久的留在了那里……
“二十九万人参战,死伤六分之一!而小鬼子,只死了一万人左右。”当晚,戴立找到容凌,痛苦的道:“五比一!”
容凌则较为冷静:“以国土换纵深,以血肉换存亡!这是华族军人们能做到最好的了。一个字,拖!戴立,我有一篇文章,你看看能不能发出去。”
“好!”
就着昏黄的煤油灯,容凌写下了四个字:论持久战!
抗战几个月以来,有两种观念甚嚣日上:一种是华族必亡论,一种是华族速胜论。
华族会亡吗?
我的答复是:不会亡,最后胜利是华族的。
华族能够速胜吗?
我的答复:不能速胜!这场战争注定是一场持久战。
……
小鬼子必败,华族必胜。只是牺牲会大,要经过一个很痛苦的时期。
……
我们的战略方针,应该是使用我们的主力在很长的变动不定的战线上作战。华族军队要胜利,必须在广阔的战场上进行高度的运动战,迅速地前进和迅速地后退,迅速地集中和迅速地分散。这就是大规模的运动战!
而不是深沟高垒、层层设防、专靠防御工事的阵地战。
这并不是说要放弃一切重要的军事地点,对于这些地点,只要有利,就应配置阵地战。但是转换全局的战略方针,必然要是运动战。阵地战虽也必需,但是属于辅助性质的第二种的方针。
在地理上,战场这样广大,我们作最有效的运动战,是可能的。小鬼子军遇到我军的猛烈活动,必得谨慎。
战争的前期,我们要避免一切大的决战,要先用运动战逐渐地破坏敌人军队的精神和战斗力。
除了调动有训练的军队进行运动战之外,还要在农民中组织很多的游击队。农民有很大的潜伏力与发展力,只要组织和指挥得当,能使小鬼子的军队一天忙碌二十四小时,使之疲于奔命。
……
必须记住这个战争是在华族内打的!
那怕我们依然是一个弱国,我们在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各方面都显得不如敌人。
但是,这里是我们的国土,这里是我们的人民!
妥协还是抗战?
我们的回答是:誓死不当亡国奴!
敌人虽已经采用过并且还将采用卑鄙无耻的劝降手段,企图不费大力实现其速决计划,整个地征服华族,但是过去的已经失败,今后的也难成功。
……
洋洋洒洒近两万字,容凌边想边写,边想边写,几乎写了一个晚上。
而戴立,则一直陪在一旁,将整篇文章都通读了好几遍,赞叹道:“聂容凌,你写的太好了,将战争分为三个阶段,其一是初期阶段,我华族会遭受巨大的损失……其二是相持阶段,华族将在此阶段逐渐转强……第三是反败为胜!完全可以此文来作为我们******的战略布置的中心思想。”
容凌的心里闪过一丝不好意思,毕竟她剽窃了一位伟人的思想。不过,只要对抗战有利……她也顾不得了。
“呃,还是你署名吧。我人微言轻的……”
戴立深深的看了容凌一眼,然后点头,道:“好!如果……如果你觉得隐于幕后更好,我会尊重的意思。”
容凌微愣!
她已发现,戴立看她的眼光颇有些不同。
经历了这么多世,她早已明白,戴立的眼光里的含义。
容凌转了话题,道:“我是在做我应该做的。”
“是,是的。我们都在做我们该做的。聂容凌,谢谢你!虽然我明白,你并不需要这一声谢谢。但是,我还是要为所有的华族军人谢谢你,谢谢你毫不藏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