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日过去, 在畅春园里度过了今年大半个夏天的康熙帝,在中元节之后才奉皇太后回到紫禁城。
胤礽也终于可以结束皇宫、畅春园两头跑的奔波日子。安安也跟着康熙帝一道回宫, 回宫后便被体贴的康熙帝点头应允可以回毓庆宫和父母团聚,让石悦瑟好一阵高兴。
毕竟比起胤礽的行程自由,基本每日得见, 安安这边却是大不相同的。自从跟着康熙帝去了畅春园, 安安回毓庆宫的频率便与康熙帝回宫安排同步起来。
而众所周知,以康熙帝对畅春园的喜爱, 若无要事处理,轻易是不会回来紫禁城,因此,石悦瑟见到大儿子的次数也随之大大减少,不比以往。
见得少了,自然就会愈发想念。
有了这次经历,石悦瑟已经可以想见未来的日子里,这样类似的事情必将会经常发生。
石悦瑟这时候忽然有些庆幸起来, 幸好康熙帝不是一个宅属性爆表的皇帝,也不是那等只愿待在金碧辉煌的皇宫里,安稳自在而不乐意动弹的人。
康熙帝是个精力十分旺盛的帝王,每一年都会抽出几个月时间出京巡视各地, 了解民情,这也让她可以和大儿子更多一些团聚。
这不, 才自畅春园回宫的康熙帝, 在闷热的天气逐渐降温, 变成不冷不热的舒适之后,心里又开始琢磨着欲要出巡塞外之事。
自康熙二十四年起,除了康熙二十九年葛尔丹突然来犯,康熙帝御驾亲征分去不少时间和精力,康熙帝几乎每一年的秋季都会安排一次塞外出巡。
不单是为了加强满、蒙之间密切的关系,或是为了达到清廷威慑统领蒙古各部的目的,康熙帝本人也是十分喜欢大草原的风光景致,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骑马狩猎亦是康熙帝最爱的活动之一。
所以,于公于私,康熙帝心中对于出巡塞外都存着无上兴致。
听闻康熙帝近日东巡的计划,胤礽颇有些感慨,“汗阿玛才回宫没两日,又要出远门,太是辛苦。”
“辛苦也是没有办法。蒙古是我们最重要的盟友,虽然彼此关系自祖上几辈就一直维持亲密良好,但若是不经常交流往来,多做熟悉了解,再好的关系也会变得疏远。”于日常谈聊中穿插一些指导教诲,是康熙帝教育子孙后辈一惯常用的方式。
胤礽是康熙帝亲自教养长大,对这样方式自是不陌生。边听边不时点头,虽然这样话题康熙帝已经不只一次说过,但能让康熙帝反复强调说教的,本身便代表了事情的重要性。
此时殿里只有他们父子二人,见胤礽听得认真,康熙帝也很有谈性,“蒙古诸部也不尽都是相处和睦的,有时候还需要我们出面做调解。”说着,便给举了几个例子。譬如康熙帝这次出巡塞外,就需要给其中两个部落调解冲突,化解矛盾。
作为大清皇帝,出于最高统治者角度出发,康熙帝既不希望蒙古诸部紧密的铁板一块,变得无比强大,从而对大清形成威胁,也不希望各部互相敌视到乱战四起,影响到大清的安稳和平。
“其中不免也会有一些野心勃勃的野心家,这些心存异心之辈万万不能放任不管,令其坐大,该震慑时候就要果断出手。”说着也举了几个例子,以及自己的处理方式,希望胤礽这个他认定的继承人能有所得益,并重视起来。
胤礽认真听着,有些是他已经知晓的,有些却是他了解不深的。而比起事情的本身,胤礽却是更惊叹于康熙帝的处理手段。有的是直接了当,携带着雷霆之阵,直击要害,有的却是无声无息迂回中已达到目的。许多手段都很值得他去学习。
康熙帝说完,末了又总结一句,“你是太子,这些事情即便是没有亲手处理过,心中也要有一个数。”
胤礽点头受教。每一次和康熙帝的谈话,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收获。而且经过这一番话,虽然胤礽这次东巡依旧不能随驾,但康熙帝这次塞外要处理哪些事务,大致也已经在话中透露给他知晓。
说完了国政方面,康熙帝喝口茶,又道,“朕不在京城时候,弘昭的课业就教给你了,要耐心教导。”若非大孙子年纪尚幼,不宜远途出行,康熙帝还真想将他打包带在身边。
“儿子省的。”胤礽点头应下。无需康熙帝特意说,他也会这样做。胤礽对他的三个儿子向来都有无限耐心。
又问,“汗阿玛这次东巡预计将何时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