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实这种事情,其实是一种非常奇特的事情。简单的来说,同样都是土,捏在手里的时候,就有不一样的状态。
像是干土,直接捏的话,是成不了团的,反而会从手指缝当中流走。而稍微加一点水之后,这些土就会成为一个土团,而再加多一些水,这些泥巴就会成为一滩拿不起来的烂泥。
但无论怎么样,压实这种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一种事情。
最早的时候,压实其实仅仅是一种局部的情况,因为地面上承载的东西重量并不算是太大,所以也不用太在意这个地基的承载力。
而打地基也就最多是用一个夯加上木柱将地基砸实也就可以了,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口的增多,也不得不选择将建筑加高。
而根据建筑力学,可能上层建筑越高,下面的建筑就需要一个更深的地基,也就是为了保证建筑的的平衡。
但土就是这个样子的,如果含水量非常大的话,就好像是一块烂泥。我们就可以用一种模拟来证明这种东西,找一盆合适的土,干土和潮湿的土,以及含水更多的土,它的横向承载力是完全不同的。
这种情况下,即使是通过压实,也很难改变整个地层的承载力,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楼倒倒的情况。
而我们这边,西边院子的边坡虽然都是当时清淤清出来的洪淤。可因为当时使用的泥浆泵堆积起来的,所以随着降水作用,整个土层是非常的稳固的。并且这种土质也算是沉积层,所以算是比较稳定的。
但有时候就是这样,垫层垫起来之后,反而更容易从这个新土上面重新出现冲击的坑。
可鱼池里面,还真的存在这么一块不稳定的土地。这块地是怎么来的,现在在所里的人只有老孙大致知道这个情况了。
据老孙来说,整个新办公区是非常低洼的。而当时零八年有一次很大规模的清淤工程,将这个院子作为了淤泥的堆积场。
那个时候并没有对于老办公区的办公院落有一个升级改造的想法,但却一直有一个隐患,那就是当时那一块地,也是因为比较低洼,所以用垫土的方式抬升了一定的地基高度。
也不得不说的是,过去的那个年代,能够担得起责任的老同志,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但都有着自己的土法。而当时那个地基的建设,为了减少人工的使用,原来的老所长使用的是一种围堰水压法。
这种方式按照现在的科学力学来说,应该是绝对不能算是一种安全的奠定地基的方式,可当时那种人力不足,机械也不算丰富的年代,打夯能够打好也是很困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