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徇此话一出,刘遵宪的脸色就更不好了。不管怎么说,自己在工部尚书任上也干了这么些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而选拔大臣入阁,六部之堂官均有资格成为候选。就算他工部比不上吏部和户部这些衙门,但他也曾担任兵部尚书,身上有太子太保的衔,也是万历年的进士,他要是都入不了阁,那倪元璐又有和资格入阁?
刘遵宪今年也已六十有余,在朝为官三十多年,虽然其资历还比不上已经辞官的太傅孙承宗,但他也绝对不比倪元璐等流差。而且他的官声在朝中也确实不错,崇祯在位时,杀掉了那么多的大臣,他刘遵宪能没事,就是因为他守职纯正,人不敢以私请托,算得上一位享有清誉的好官了。
“侯爱卿,朕倒是觉得刘爱卿很适合入阁。至于要解决唐爱卿刚才提出的问题,可以慢慢来,也不用着急。朕要改革,要推行新政,工部在朕的心中举足轻重。”
满朝文武又惊住了,天子为何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生如此大的转变。刚才不是还赞同唐世济说的话,对刘遵宪入阁一事很犹豫,但现在直接旗帜鲜明的表达了他支持刘遵宪入阁。这一前一后态度的变化,让众人一时难以明白。
“诸位爱卿,朕决定要刘爱卿入阁,任武英殿大学士,辅佐朕处理国事。不知有谁还有异议?”
天子的话让底下一直准备反对刘遵宪入阁的浙党官员遭受了重大的打击,尤其是唐世济。他万万没有想到,天子竟然能让一个掌管户部的尚书入阁。而现在,尚有吏部尚书和刑部尚书,以及兵部尚书三人没有被推举。天子要将刘遵宪纳入内阁,那最后这一位内阁大臣又将会从那一部选出来呢?
满朝文武谁不知当今天子不是犹豫不绝之人,只要打定主意的事,就很难让人改变他的主意。选拔内阁阁臣之事,虽然天子方才嘴上说他们这些大臣都有资格参与评议,但主要还是得由朱慈烺亲自拟定最后人选。他说话的语气又那么的肯定,谁还敢这个时候站出来反对?
“好,既然诸位爱卿都无异议,那刘爱卿入阁一事就定了!刘爱卿,着即封你武英殿大学士,工部尚书一职暂时还由你担任。待以后寻得合适之人,再行提任。”
“微臣谢陛下隆恩!”刘遵宪满脸激动的跪在地上谢恩。他没想到陛下竟然会如此看重自己,如此看重工部。虽然自己现在一把年纪了,但陛下如此爱重,自己就算是拼着一把老骨头入土,也要竭尽全力为朝廷效力,为陛下效忠!
“爱卿请起!希望爱卿入阁后,能继续像在工部任上一般,用心做事,辅佐朕治理好这大明江山,以中兴大明为己任!”
朱慈烺这简单的勉励,更让底下的刘遵宪有些老泪纵横。为官数十载,快到退休之际,总算成了宰辅,迈上了文臣的最后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