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片的炮弹落在沼泽地中,淤泥和河水腾起了一道道冲天水柱。在火光照耀下,白『色』的水柱在夜间变成了红『色』、橘黄『色』和粉红『色』,显得如此的璀璨美丽。
埋藏在沼泽下面的反坦克鹿砦、*、钢刀和各种暗藏的障碍物,全部被炮火撕成碎片。炮兵用猛烈的火力,打通了步兵和装甲部队冲锋的道路。
炮火向纵深延伸进去,那些早已被侦察兵和特工人员标注在图上的日军工事,纷纷在猛烈的炮火之下土崩瓦解。
天『色』逐渐亮了起来,凶猛的炮火逐渐停息下来。这时候,那些残余的日本士兵,一个个从残破不堪的工事中冒出头来。他们以为,中国军队马上就要发动攻击,于是爬上阵地,从泥土中扒拉出还能用的武器,准备用火力拦截中国军队的攻击。
就在这个时候,天空中响起了一阵沉闷的轰鸣声。
“飞机!支那人的飞机来了!”有人大喊道。
话声刚落,打头阵的战斗机已经从高空俯冲下来,密集的航空机枪子弹下雨一样,泼洒在日军阵地上,打得泥土沙石四处飞溅。有子弹『射』入沼泽地中,飞溅起一阵阵水花。『射』入日军战壕内的子弹,犁起了一片弥漫的血雾。
“快躲起来啊!支那人的飞机来了!”惊恐的日本人大喊大叫着。
残余的日军士兵,纷纷向防炮洞内钻了进去。但他们的动作,都已经被天上盘旋的飞机看得一清二楚。根据先行到来的战斗机引导,后面紧跟着的俯冲轰炸机群,对准那些日军战壕防炮洞的位置,把重磅*狠狠的砸向地面。因为日本人的举动,都已经被看到,这些落地的*,准确无误的落在防炮洞上方,把地面砸开一个个大坑。躲藏在防炮洞内的日本人,接连被强大的气浪和坑道坍塌的压力挤压成了肉泥。
原本防炮洞,是防止气浪和弹片对人员的杀伤所用的。假如被炮弹刚好落在防炮洞出口处的顶上,也抵挡不住。现在落下的不是炮弹,而是比炮弹威力更大的重磅*!这效果可想而知了。
俯冲轰炸机接连投下*之后,水平轰炸机又排着品字形的队形,从日军工事群的上空轰鸣着掠过,进行了地毯式轰炸。
绵密的*落在地面,日本人的坑道接二连三在剧烈的爆炸声中坍塌。
经过了炮击,又经过了猛烈轰炸,大约有三分之一多的日本人,连中国士兵的影子都没有见到,就被炸成碎片,或者掩埋在工事的废墟下面。
就在没死没受伤,也没有被掩埋的日本人,从残破不堪的工事中钻出,准备扒开废墟,把自己的伙伴从废墟内救出的时候,又是一排*呼啸着落地。
这次落下的,是凝固*。
这是美国人最新的一种*,凝固*落地,腾起了冲天烈焰,早已残破不堪的日军战壕和工事群,转眼之间就被熊熊烈火所吞噬。那些试图扒出自己伙伴的日本人,有人直接被吞噬在火海之中,有人被喷溅的汽油喷到身上,甩都甩不掉,在火海边缘发出一阵阵撕心裂肺的惨叫声。还有一些好不容易从火海中跳出来的火人,满地打滚,试图扑灭身上的火焰,可是凝固汽油燃起的火焰不烧到只剩下骨头,是不会熄灭的。
战壕里活着的日本人被烧死,躲在不深的坑道内的日本人,也因为凝固*燃烧,在瞬间抽走大量氧气窒息而死。
等到火焰逐渐熄灭,肖柏下令道:“现在可以发动攻击了!”
北平到天津方向上,中国军队成群结队的坦克,排着整齐的冲击阵形,向日军的外围工事发起了冲击。在日本人放了海河水冲出的淤泥地带,坦克装甲车无法通行,目前手头又没有两栖战车之类的武器。于是肖柏想到一个土办法:他搞到一批可以放在淤泥地上滑行的大木板,在前头安装了防弹钢板,架起机枪,制成了土装甲艇,由人用竹竿撑着前进,在炮火掩护下向日军的阵地发起冲锋。
之所以选择凌晨进攻,因为凌晨天气冷,淤泥地带结冰,木板就能在冰上滑行。
南线攻击的部队,要通过海河和大运河之间的河网地带,在这里发起攻击,难度很大。因此肖柏在河网地区避免大集团冲锋,而是采取了空中力量轰炸,运输机载着伞兵,向日军阵地突进的办法。
攻击天津,西北方向下来的部队压力最小,那里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没有河流阻隔,肖柏可以发挥自己大规模装甲集团的优势,因此攻击重点是西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