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十一是军事术语,表示的是攻守双方的人数比例。
“七”和“一”是攻守双方的人数。
“七一”就是守方一个人,凭借城墙工事能应付攻方七个人,这是对城防工事坚固程度的一种评估。
内地普通县城的城墙建筑标准是三一,郡城是五一。
边地标准适度提高,县城四一,郡城六一。
但辽东地区因为财力所限,郡县城墙的标准往往达不到标准。
李轨在辽东做太守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襄平城的城墙标准提升到六一,若非如此,当初高句丽四万大军围城,他是守不住的。
“七一”的标准是很高的了,李轨当初也是按照这个标准给拨的款,但经过太史慈的运作居然把结果变成了“十一”,这就是很高的标准了,几乎可以与京城相媲美。
站在西城楼,向西望去,落日下的天尽头是连绵的大山,近处则是一条蜿蜒的河流,河水被落日的余晖照的闪闪发亮,山河壮丽,十分迷人。
李轨对新城的选址、城防工事都十分满意,但当他回头望向城内时,就有些不满了。
空荡荡的几条大街,十几个灰头土脸的铺子,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
李轨委婉地批评了太史慈:“常年驻守边疆,除了练兵打仗,生活方面也要搞的丰富多彩一点嘛。多招点商人来,把市面搞的繁荣一些,日子也好过点。”
太史慈道:“招商了,来了又跑了,这方面我的确不大在行。”
李轨道:“这也怨不得你,让一个将军来搞招商,这是赶鸭子上架。回头我找个能干点的文官过来辅佐你。你只管练兵打仗,其他的事可以交给他。边地嘛,以军事为主,以你为主,他是你的副手。”
太史慈道:“这感情好,将士们常年在外,日子的确很苦,若是能把这地方发展起来,大伙的日子也会好过点。另外,很多人想在边地娶妻生子,我不知道该不该答应。”
李轨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不让人家娶妻生子,人家会骂你的。”
太史慈道:“若是答应他们,就只能娶胡人女子为妻!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汉家女子没人肯来呀。”
李轨道:“这倒是个麻烦,人在军旅,难以顾家,教育子女的都是胡人,这孩子长大后就不会跟父亲亲,天长日久,这地方就胡化了,这是我们不能容忍的。”
李轨想了想,问随行的凌嵘:“历年来那些被抄没的犯官女眷都去了哪?”
凌嵘道:“一半去了掖庭,一半充作官奴婢,极少数配在边军。”
太史慈道:“配在边军的都进了浣衣院,人数也就十几个而已。我们去年一整年才接收了八个,加上今年上半年的一共才十四个,杯水车薪啊。”
凌嵘道:“这也是没办法的,配边军浣衣院的都是重犯,人数本来就少。国家制度如此。沿用许多年了,急切间很难更改。”
李轨道:“这样的制度不好,宫里已经那么多人了,还往里面塞,几时是个头?那么多人窝在里面,白白虚度人家的青春,这是犯罪。今后再有抄没时,问一问谁愿意给边军做妻子,愿意的,可以赦免。”
凌嵘惊道:“这个却是大事,只怕于礼制不合。”
太史慈也劝道:“事关国家根本,还请丞相三思。”
李轨道:“违背礼制,却合乎人性。一面是为国戍边多年的忠勇将士娶不到妻子,一面是那么多人白白在宫里虚度青春。这很合理吗?我看这是扭曲的。国家的制度若是与人性有冲突,就要重新检讨,不合理的就要改革。因循守旧,得过且过,那不是我李轨的性格。”
太史慈大喜,含泪拜道:“多谢丞相体恤,我替三军将士谢丞相的恩典。”
众将闻言欢呼雀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