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得大将军黔东第一关上得胜回来,正准备今天下午回凤城见大立将军一面,不想,大将军却亲自要上山来。
老兵军师陶潜及陈飞虎原本有些紧张,以为凤山上出了什么事。听得将军是带着夫人还有小公子一起来,应该没有什么事了。
老兵军师陶潜、陈飞虎赶紧来到半山迎接。
“将军及夫人怎么到山上来了,我等还想着今天晚些时儿,回凤城见将军,不想将军先到凤山上来了,还有我们的小公子,这就出来了,小心被风吹了。”
“呵呵,我吴世琮的儿子,哪有那么多小心,连门都不敢出,以后不怎么带兵打仗。”
大将军吴世琮一句话,让所有的人都放松了许多。
山上,适合建庙的好几个地方,都已经开工。上一次与附近山下百姓发生争执后,老兵军师陶潜经过协商,反而把山下一部分百姓吸收到修建庙宇的队伍中来。这一来,‘高手在民间’,百姓中,很多‘手艺人’都把自己的本事露了出来,那些石工、木工、雕刻、绘画等都集中过来,并把他们手中之技艺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
第一座庙宇,即是老兵军师陶潜经常说起自己上山出家要住的第一座庙,已经用石头砌好了第一层,上一层的木架房,也支撑起来。现在,老兵军师陶潜就住在这里,陈飞虎及其他士兵、劳工等住在半山腰原陈飞虎的营寨里。
就在这间屋子一层的一间房中,一位白发白须老者,正在一堆手稿中,用毛笔奋力激书、龙飞凤舞。
吴世琮走了过去。老者并没有发现,仍专心致致、陶醉于自己的‘创作’。陈飞虎正要过去叫他,吴世琮悄悄拦住了,他轻轻走了过去。在老人笔下——
‘游了一峰又一峰,七十二峰到祝融
祝融峰峰几千秋,山自春风水自流
……
这不正是大周昭武皇帝衡山隐诗——
这不正是凤山上建庙立碑所要刻之隐诗……
老人写得笔力遒劲,笔走龙蛇,似是千均之力凝于笔头,又有满腔热血涌于心头。这一切好像都是从吴世琮之胸中发出。大将军吴世琮轻轻发出感叹,再一次走近两步。此时,老人才发现身边多了好些人,他抬起头一看,身边的陈飞虎急忙介绍:
“此是凤城之大将军。”
老人手上一抖,手中之笔一下子落在草纸上:
“将军请恕罪,老夫真不知道将军到来。”
吴世琮忙上前将老人扶住,道:
“大爷,写得一手好字啊!”
“不敢,受军师委托,老夫在此练练笔,单等将军把石碑取来,老夫便可把字写到碑上,刻成石碑,以完成将军之嘱托。”
老人如此说,让吴世琮又想起了取石碑之事,不由得又一次愤懑地感叹,所有人都在这此而努力,而自己却又一次功亏一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