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6、凤山感怀(3)
山亦此山,故人已远。
峰亦徘徊,心亦徘徊。
登高望远,故梦依旧;峰回路转,心如荡迭。
独立风中,吴世琮好一阵伤感。伤之昆明,遥遥难回;伤之衡州,何其之短;伤之广西,妻离子散。
想当年,云南之风光,平西王坐镇云南,号令一出,西南呼应;兵下湘黔,势如破竹,袭大清于原野,望风而动;长江以南,尽属其地。
更登临南岳,傲视江南。
衡山上,首屈一指,‘远观东南三千界’;回首西望,‘近听西北八百州’;想我大周当年,昭武登基,才有:
‘游了一峰又一峰,七十三峰到祝融;
……
江南远景观不尽,天心有幸再来游’
——之豪情壮志。
可时光匆匆,好花易逝,好景不长;衡州一败,如芸花一现。昭武之天下,不足百天。
后,昭武??于朝,秘而未宣。
琮,受命之于危难,秘运回滇。上长江入沅,经沅水而西,过黔东雄关,经盗贼之杨绍武盗取‘财物’,始知其偷运之‘货’,乃大周昭武皇帝之遗骸。
始觉身之重任。
经凤城,忽知广西兵急。清军入黔,贵阳等未能入,故决定隐埋昭武之骸于凤山,火急而救广西。
遂私藏昭武遗骸于凤山之半山之洞,单马独骑,驰援广西。
广西一战,先失灵关,后没梧州;误中敌计,使南宁尽失,妻儿至今仍无音讯。
广西溃败!湖南溃败!
琮只身‘遁’入黔,本欲取起昭武遗骸,袭奔云南。可云南兵变,丞相郭壮图携幼主吴世璠拒入湘黔抵御清军而拥兵自立。弃湘黔之地,于不顾,独守云南。且与求助之将军吴应麒刀兵相见,将军哭于昆明城外而独归衡州。
麒乃琮之父。
而此,琮岂能再入云南。
故私葬大周昭武皇帝之遗骸于凤山之‘石棺材’……
忆诸多往事,将军吴世琮触景生情,望天空乌云翻滚,内心翻腾。
当年,剑掘石棺,含悲忍痛葬下遗骸。誓报此仇而返。后,清兵探得‘叛贼’吴三桂之尸藏于凤山,故深入此处,欲取而焚之,幸得吴世琮之遇凤山道观之老道,事先移而另葬,才不至于让昭武之尸落入清军之手,躲过一劫。
如今,昭武之遗骸葬于何处?只在此山,只死去之老道知之,连琮都不知何处。
匆匆数年。
琮入京城、登五台、下江宁,誓杀康熙以报灭大周、杀昭武之仇。可时光匆匆,天命难违。
一次次无功而返。
凤山上,几度霜雪,几度红叶;唯杜鹃败了又开,开了又红;春来,杜鹃伴唱,声声哀号,夜夜啼血。
此间,吴世琮独立峰顶,脚下余灰未尽。那是曾经之老道观道士之嘱托。将军站立良久,慢慢蹲下身子,在一块仍带有黑色灰尘之石块上坐下,顺手拾起一根烧黑木棍,在草丛下、余灰中无意识地拨弄起来。
这是道观老道士留给他的记忆,草长莺飞,大火烧过之道观不复存在;老道之话,却犹如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