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道长将50亩撂荒地全都勘察一番后,选定了地坑院开挖的中心位置;亲自设计了开挖和凿窑方案,这才让王周和请来的工友开始挖掘。
挖掘工程展开后,一清道长又逐条逐句讲述地坑院在华夏建筑史上的重要位置。
地坑窑院是建筑史上一种逆向思维的产物,它是利用自然地形下沉式的挖掘,建筑与大地融为一体。
地坑院在地面上几乎看不到形迹,这与普遍通用的上竖式材料垒砌;矗立在大地之上的建筑风格迥然不同。
这种一反常规的构造方式,是地坑院最大的价值所在和魅力体现;地坑院是在黄土层中挖出的居住空间,这种建筑形式从绿色生态建筑的角度来看是属于“原生态建筑”,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来看,是人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共生的典型范例。
由于地坑院没有明显的建筑外观体量,可以认为大自然的山山峁峁就是它的体量;原生的自然生态环境风貌就是它的形象。
地坑窑院的构思十分巧妙颇具匠心,由地面下到院落再经由院落进到窑洞;形成收放有序的空间序列。
处于地面,人的视野十分开阔,步入坡道视野受到约束,再进到院落便又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整个空间充满了明暗、虚实、节奏的对比变化。地坑院深入土地之中,融合在自然之内,长天大地一色,院里花开满院,蜂飞蝶舞,院上“车马多从屋顶过”,呈现出一派田园之美、自然之美。
中国的黄土窑洞民居建在黄土高原的沿山与地下,是人工与天然的有机结合……有的整个村庄建在地下,是建筑生根于大地的典型代表,其自然风格与乡土气息充分体现了敦厚朴实的性格,乡村住宅应寓于大自然之中,好像是大自然的延续。”
先秦时有一本书叫《考工记》,记录了当时“百工”造物的一些原则,第一条原则是造物要讲“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的道理,创造任何一种物件都要考虑到天气、气候、季节的变化。
而地坑院,充分体现了“天有时,地有气”的营造法则。
王周的地坑院挖掘完成后,又请来窑工凿了9孔窑洞;也就是说地坑院的四面窑壁上每一面都凿3孔。
王周的地坑院修建完工后,引来四里八乡的乡亲们观赏;因为这是火星原的第一个地坑院可谓舶来品,苟员外也赶来参观了一趟。
苟员外还真以为王周是岳知府的亲戚,心中对20贯钱卖掉50亩地有点牙疼;可打断胳膊只能筒在袖筒中。
王周的地坑院修建起来后,把苟员外的庄园比趴地上了。
进入地坑院,首映眼帘的是那金色的玉米串,红色的辣椒串子和庭院中的绿树,窑顶上的麦秸垛。
这些自然的色彩在秋高气爽、蓝天白云的黄色大地上是那样的鲜艳夺目和协调统一,富有生活的韵味,体现着装饰与生活的高度统一。
另外种植于崖畔、路边、入口的枣树,无论是在枣花飘香的夏收6月、还是8月秋收芒种,那悠远的清香与红艳艳的大红枣儿,都在装饰着黄土窑居村落。
由于地坑院只有一个外露的门脸,俗称“窑脸”。
这唯一的立面真实地反映出拱形结构的特征和门窗的装饰艺术。
王周家地坑院在建筑过程中,一清道长特别叮咐将“窑脸”精心装饰一番。
王周家窑脸是砖石砌筑,工匠在雕刻花纹上倾注了心血。
另一方面栏马墙(女儿墙)也是装饰的重要部位,全是用土坯砌成的花墙。
在栏马墙下做的青瓦挑檐,做法有一叠和数叠,在窑顶预埋木挑梁或石材挑梁,上铺小青瓦而成。
窑洞中在砖石拱窑前做檐廊的属高档次的窑洞建筑,数量较少。檐廊的出现,可以说是护檐功能的扩大。它同时构成庭院与窑洞的过渡性空间。
窑洞的拱形曲线是窑洞立面构图的重要元素,它与栏马墙、瓦檐这些直线因素形成对比。
同时,窑院内的鸡窝等小窑拱以及不同功能窑拱的大小变化,使这些曲线在统一中富于变化和节奏。
各地窑洞拱形曲线不尽相同,概括起来有尖拱、半圆形拱、抛物线拱等。这些拱形曲线内的构图中心,则是门窗。
鲜红的窗花使整体立面增添了色彩,窑畔、窑腿用兰砖勾勒装饰,线条素洁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