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宫城之中,景阳殿内。
皇帝苏弘一如既往地端坐在桌案之后,内侍省大宦官田文珍一如既往地站在天子身侧,而殿内则聚集着政事堂的一众大臣。
坐在众人前列的是皇叔、潞亲王苏越,尚书左仆射方师古,中书侍郎乔玉山、吏部尚书郑廷尧,刑部尚书陆文荣、工部尚书左梦桥。
还有不属于政事堂大臣之列的兵部尚书卫仙洲。
这里聚集的是当今大周几乎全部的权力核心成员了。
单论官衔品级、荣誉勋阶的话,还有不少人比这七个人不低,但说实权的话,也只有这些人能在帝国的决策中说上话。
当然卫仙洲另当别论,平时的政务他也插不上嘴,但涉及边镇军事要务的时候,曾经坐镇边境数年的卫仙洲往往会参与商议。
今日一干重臣聚集景阳殿,自然不是来和天子谈心的,而是另有军情出现。
先前陇右镇上报西凉军情后的第二天,陇右镇大都督秦芳就秘密上报了另一则密报。
陇右斥候对西凉军进行刺探侦查的时候,发现了突勒骑兵的踪影!
当时苏弘就担心西凉已经和突勒勾结在一起,从河西攻入关中。
突勒既是北方胡族的名号,又是胡族的国号。
早在汉末以后,北方诸多胡族进入中原,参与角逐,而大草原则被鲜卑一部占领。
在中原混战的数百年里,北方草原上也并不安宁,连年的饥荒和寒冷,让占据草原的鲜卑始终强大不起来。
之后就是一个名为柔然的胡族,强势崛起,而在武烈帝称帝之前,柔然被崛起于燕然山北的另一胡族征服,那就是突勒!
当年武烈帝北方成功,以江南一隅之地一统中原,并且在他余生的几年里屡次出兵北伐胡族突勒,最终也是在御驾亲征的途中遭遇兵变,遇刺身亡。
武烈帝更是留下了一句话,“胡族乱我中原者,虽远必诛!”
而武烈帝之后,中原虽然陷入混战,但好在中原政权们还没有忘记当年胡族南下的恐怖,对草原人的彪悍心有所忌。
在对待突勒的态度上,大周、大燕没什么区别地赞同武烈帝的策略。
和中原做买卖可以,想插手中原之事,入主中原,免谈!
所以当时在朝堂之上和政事堂中,对出征之事和督军人选,尚且颇有犹豫的众人,在第二天就达成了妥协,折中选择了宁王。
在之后一系列调兵遣将和粮草征运上,三省六部效率极高。
但因为只是边镇密报和朝廷揣测,所以突勒之事,并未通告传开。
今时今日,出征西凉的军队已经调遣完毕,宁亲王苏羡也已经在前往西线陇右镇的路上。
而另一份紧急军情的密报也呈在了天子案头。
北方榆宁镇大都督赵子嘉密报:有迹象表明,突勒正在边境线外大规模集结兵力!
“赵将军的奏报就是这样,诸位爱卿有什么看法呢?”苏弘开口问道。
方师古、乔玉山等人向来不通兵事,所以此时都没有开口,不约而同地看向潞亲王苏越和兵部尚书卫仙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