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他交好一个叫做德川家康的倭国人,现在正在倭国打仗,准备一统倭国。”
赵廉和徐德全都被震惊了,还有这事?徐德看着董成武,面容严肃的问道:“董巡抚,这些事情你可曾上奏过朝廷?”
看了一眼徐德,董成武笑着说道:“公公觉得我该如何上奏?”
“说出了一个大倭寇?这个李旦未曾进犯大明一分一毫,虽然这些事情在福建人尽皆知,可是却没有实际证据,甚至连这个李旦是不是存在都未可知啊!”
董成武说到这里,徐德和赵廉都没明白了,这种情况怎么上奏朝廷?上奏了说不定还会被呵斥,何苦来哉?只有徐德知道,董成武如果上奏了,不但不会被惩罚,而且还会被重用。
自己家的皇爷对这些事情那是非常的感兴趣,只不过现在说这些已经没意义了。
沉吟了片刻,徐德又开口问道:“那这个甄家和李旦有何关系?”
“据说这个李旦就是出自甄家,也有人说李旦的母亲出自甄家,详清不得而知,只是大家都知道甄家和李旦的关系很亲厚。东南这些与海贸有关的家族,唯甄家马首是瞻。”
“一旦动了甄家,怕是东南板荡,重蹈倭寇之祸啊!”
听了这话,徐德和赵廉都沉默了,这个大帽子谁都带不起啊!
一旦因为此事东南板荡,重蹈倭寇之祸,那事情就麻烦了。徐德更清楚自己家皇爷的打算,这几年皇爷一直在整军,但是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北边。
皇爷准备征伐蒙古鞑子的心思可以说是昭然若揭,尤其是在打败了瓦剌之后,朝廷上下对这一点都不怀疑了。可是如果东南闹出事情,那就打乱了皇爷对鞑子的征伐计划。
东南闹倭寇,蒙古鞑子在趁机南下,那就重蹈嘉靖年间旧事了。
俺答汗的那一次入寇可是一直被当今圣上视为耻辱,也因此大骂严嵩误国,甚至对自己的爷爷颇多微词,只不过这是徐德偷听的,他从来不敢对其他人说。
那一战被称为“庚戌之变”,徐德还记得打下了瓦剌之后,皇爷曾经大醉,并且挥着剑要杀仇鸾。
如果在这个时候东南闹出倭寇的事情,皇爷会是什么心情?
可是放过甄家?
徐德下意识的就摇了摇头,走到了这一步放过甄家,别说皇爷了,自己都觉得憋屈。尤其是知道了甄家勾结倭寇,甚至是胆敢谋刺皇爷,如此肆无忌惮。
“徐公公,此事是否密奏陛下?”董成武看着徐德,有些迟疑的说道。
身为大明臣子,守土杀贼是责任,可是董成武可不想被坑,一旦福建闹了倭寇,他首当其冲,受苦的也是百姓。事情太大,先请示一下吧!
“我们可以派人将甄家监视起来,不是其走脱。”
见徐德看向自己,董成武连忙又补充了一句。
赵廉这个时候阴沉着脸,直接开口说道:“本官以为此举不妥,现在已经查明甄家乃谋刺陛下主犯,如此瞻前顾后不是为臣之道。”
“为了些许坊间传言而不动甄家,有损朝廷威严,不可为。”
徐德看了一眼一脸正气的赵廉,心里面叹一口气,这家伙倒是说的好听。
董成武的脸色也阴沉了下来:“赵大人何以对东南百姓视而不见?甄家固然可恨该杀,但是绝不能如此冒然杀之。当在朝廷有了准备之后,在杀之。”
见两个人大有争执一番的架势,徐德连忙打断了两个人。
“事关重大,不是我等能够拿定主意的。”徐德直接开口说道:“咱家马上写一份密奏派人八百里加急送达京城,一切静等皇爷裁决。”
对于甄家是否会跑了,徐德一点都不担心,有内厂在,想跑哪有那么容易。至于甄家得到消息,识相的话他就假装不知道,一旦甄家试图逃走,那么就是在逼自己这些人动手了。
听了徐德的话,赵廉也不开口,算是默认了徐德话,态度有了就可以了,据理力争就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