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子来到厨房随便扒拉了几口饭,就开车带着老娘往集市上赶。
这小河村地处偏远地带,想要买上一些反季蔬菜,甚至一些豆腐,猪肉之类的吃食,都有些困难。
以往呢,他们穷日子穷过,也没什么。
这小河村一带,大部分的吃穿用度,基本上都是自给自足。
若想买一些类似电视机之类的高档物件儿,那就需要去乡镇或者县城里购买,村西头的小卖铺里仅仅出售一些小孩子的零食儿,每家每户少不了的油盐酱醋,以及种地需要的化肥农药,再无他物。
这些东西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保存期长,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东西。
试问这小卖铺为啥不丰富商品的多样性呢?
主要啊,还是因为这村里消费水平不够。
比如小卖铺里曾经进了一批水果,尝的人比买的人多,人们只看不买。
那时候家里虽然饿不着,但是也并没有多富裕,他们要是有那个闲钱啊,都想着买一些衣服穿穿呢!
以前大家都这样过着苦日子,可随着外出打工的人群增多,村里许多人手里便有了些闲钱,虽然依旧习惯过苦日子,但每隔十天半月就想着改善改善生活,随之便涌出了一股逛乡镇的潮流。
这脑袋瓜灵光的人到处都有,小河村一带照样不缺乏。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隔壁村一个脑袋灵光的大婶,联系了一批做小生意的商贩,每逢阴历初二,十二,二十二,在他们村口摆摊,俗称集市。
为的就是省去村民跑去乡镇的路程,就近便可以购买商品改善生活。
这是个一举三得的事儿,村里出租场地有一些收入,商贩赚取村民的钱,村民省了跑乡镇那么远的一段路。
今天是腊月十二,顺子娘准备的是第一阶段的采买,等到了腊月二十二,还有第二阶段的采买,然后就张罗着过年了。
话说这第一阶段采买,以往呢,主要是买一些除夕夜需要用的红蜡烛,或粗或细的贡香,一块儿一块儿的锡箔纸,木刻神像雕画,糖果瓜子,等等易于保存的东西。
而如今呢,除了采买以上过年需要的东西,他们家还准备采买一些菠菜,芫荽,蒜薹,蘑菇,等等小卖铺买不到的蔬菜。
买这些蔬菜不是为了过年用,而是为了近几天食用。毕竟他们家有别于其他家庭,因为顺子能挣大钱,他们家也囤积了一些钱。
集市很小,人很多。
整个集市顺着油柏路摆开,商贩自觉的把摊位摆在油柏路两边,而油柏路上则挤满了来来往往的人。
由于这些人本来就是为了选购东西而来,便避免不了走走停停,所以这马路上的流通性不是很好。
他们慢悠悠的逛着,跟路边的摊位老板讨价还价,遇见了熟人,驻足不前,三三两两围在一起嘻嘻哈哈笑闹,跟随而来的小孩子,一个个手里拿着糖葫芦之类的零食,一边啃着,一边搂着自己大人的大腿,试探性的看着跟父母交谈的大人,以及那大人身后的小孩儿。
三俩小孩儿先是试探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慢慢靠近,找一些‘你叫什么名字’之类的话题,渐渐聊起来,最后越聊越嗨,直到他们都放开自己父母的大腿,三三两两嬉闹在一起。
这集市上虽然人多眼杂,但是大人们并不担心小孩儿跑丢,因为这十里八村的风气依旧很淳朴,至今都没出现过走丢孩子的事儿。
顺子把车停在了集市口的一个空地上,下车搀扶着他老娘走进了集市。
一路上遇见了不少熟人,再加上顺子不同寻常的身份,只要稍微认识的都会跟他们打招呼,更有一些跟顺子娘熟络的大妈大婶儿,直接上来就拉住顺子娘的手,嘘寒问暖。
他们这些村里的老娘们儿,说起话来真叫一个没完没了,从种地到家里过的咋样,再从家里过的咋样到儿子媳妇儿,从儿子媳妇到打工挣钱,从打工挣钱到邻里趣事儿,最后从邻里趣事儿到今年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