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两个在营帐中密议了良久,在花雷龙连连颔首中,花雷龙的师父飘然远去,还真有几分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高人风范。
“幽州逍遥侯刘备?他会答应助我?师父凭什么如此肯定?”花雷龙在师父离去后,才想起羌胡之地离幽州似乎有点遥远,中间还隔着一个并州呢。
花雷龙的师父教他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利用自身在羌胡诸部的影响力和人脉,联合所有能团结的力量,架空或取代被北匈奴控制的羌胡王乌力北。能兵不刃血更好,也不排除用武力解决。
第二步是对抗北匈奴可能的诉之于武力。考虑羌胡诸部不足以抵抗北匈奴的兵锋。花雷龙的师父建议其救助于汉室。
花雷龙本以为师父会说救助于汉室当朝或并州丁原。不料师父却说救助于幽州的逍遥侯刘备。花雷龙对刘备一无所知,但是一点也不妨碍他相信师父,相信幽州的刘备能帮助羌胡诸部。
花雷龙的师父甚至都没解释下刘备是如何一个人,又有什么资本可以帮助羌胡诸部。只说到时对刘备实话实说即可。嗯,敌人的敌人就是盟友。
现在的关键是花雷龙必须取得羌胡诸部的领导权,才再考虑求助于汉室,求助于幽州刘备。至于说什么派谁去幽州,刘备又如何跨州给予帮助,花雷龙无暇多想。
……
另一边的吕布部在点了一把火之后,就带着诸多的战利品返回了五原郡驻地。当晚全营就是全马宴,什么烧烤马肉,水煮马肉,小炒马肉,任有尽有。
虽然说马肉不比牛肉,还有点儿酸,但是对于军旅清苦的戍边将士来说,这已经是一场盛宴。所有将士都吃得痛快淋漓,不亦乐乎,纷纷叫好!
吕布打着饱隔,伸了伸懒腰,迈着方步走向主帐,准备小歇一会儿。
“将军!”吕布刚掀开营帐门,就被堵在门口的亲卫头子高顺叫住了。
高顺跟随吕布最久,地位却没有后来的魏续之流高。主要是高顺为人呆板严肃,又是个说话少,一说就是正事。嗯,就是不会来事,很不讨喜。
也正因为这样,就算高顺会练兵,能冲锋陷阵,甚至率陷阵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也让吕布对高顺敬而远之。
如果说高顺对吕布不够忠诚也就算了。问题是高顺愿意为吕布献出生命。高顺忠于吕布源于两点,其一是在高顺落节之时,吕布有援手活命之恩。其二是高顺的秉性,点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高顺自然对吕布无二心。
在历史上高顺一生也没有得到吕布的重用。是吕布不知道高顺对自己忠心耿耿吗?吕布知道啊!知而不用,这就是吕布。也是吕布败亡的原因。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用在吕布身上最恰如其分。
当吕布部下叛乱时,吕布在没清楚叛乱情形时,毫不犹豫地把家眷送至高顺处,可见吕布对高顺是信任的。最后吕布兵败白门楼,高顺殉主。
可以说吕布的一生是失败的一生,手握天下最精锐兵马之一的并州狼骑,拥有陈宫,张辽,高顺等文武大才,却四处逃窜,被人生擒活捉。
而高顺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会练兵能打仗,对吕布忠心无二却从不得其重用。甚至深知吕布非明主,更不是好人主,也一路走到黑,吕布死,高顺亦亡。
反过来说,这就是吕布,这就是高顺。他们的一生都是注定的,后人再多感慨和唏嘘也没有什么意义。性格无法改变,命运就是如此。
“恭正呀,有什么话直说吧!刚才三军将士开怀痛吃也没有看见你,我就知道你在生我的气。”吕布一边说,一边侧身让过高顺,大马金刀地坐在主位上。
“将军,属下没有生气,只是认为一支军队应该军纪严明,身为主将不该以身犯险!”高顺施礼道:“打了胜仗犒赏三军理所应当,却不能乱哄哄的像散兵游勇。再者而言,以一挑千非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