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卿吾之少友也。”
孙策曰:“太史子义,青州名士,以信义为先,终不欺策。”
孙策还曰:“太史子义虽气勇有胆烈,然非纵横之人。其心有士谟,志经道义,贵重然诺,一以意许知己,死亡不相负。”
《宋书·刘敬宣传》:“人之相知,岂可以一涂限,孔文举礼太史子义,夫岂有非之者邪!”
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写道:“三国当汉,魏之际,英雄虎争,一时豪杰志义之士,礌礌落落,皆非后人所能冀,然太史慈者尤为可称。”
孙元晏有诗赞曰:“圣德招贤远近知,曹公心计却成欺。陈韩昔日尝投楚,岂是当归召得伊。”
罗贯中:“矢志全忠孝,东莱太史慈。姓名昭远塞,弓马震雄师。北海酬恩日,神亭酣战时。临终言壮志,千古共嗟咨。”纵观诸人评价太史慈,岂更让人扼腕长叹。
“这还用说,我大哥就是个心怀天下,情系万千黎庶的英豪!”张飞将胸部拍得通通作响,理所当然地对太史慈说:“子义,你武艺超群,忠孝无双,何不跟我们一起完成我大哥的宏伟蓝图!”
“是呀!子义,为国为民才不枉大丈夫来世一遭。”关羽也及时跟进道:“我大哥乃汉室宗亲,是当今陛下的皇叔,更是真心为国民的天命所归之人。”
赵云没开口说什么,只是对太史慈笑了笑。赵云算是这群人中与太史慈最熟,友情最深之人。有并肩战吕布,一起退吕布的战友情,笑一笑就够了。
武安国与太史慈同属孔融,两人关系也仅仅是同僚。故武安国没说什么,武安国却若有所思。当然,武安国不说,谁也不知道他的所思所想。
“我不发表意见,反正我不觉得亏。”华雄傻傻一笑,双手摇了摇说:“有兄弟,有目标,人生才有意义。”
太史慈看了众人一眼,略有点无奈地说:“大丈夫立世,无信而不立。孔大人之恩应报,我还与同郡的刘大人有约,如之奈何?”
太史慈与扬州牧刘繇是同郡人。太史慈之前是一小官吏,曾犯事而受过刘繇照拂,太史慈就承诺过日后必为其效力。至于报孔融之恩是众所周知的事。
“信守诺言,应该!子义的意思是讨董之后就去扬州?”赵云忍不住点了个赞。赵云本身就是个忠义无双,信守承诺的人,自然对太史慈深有好感,也对于太史慈没有答应投靠刘备并不反感,反而是支持太史慈的行为。
“对!回去禀过孔大人后就去扬州。”太史慈对赵云几个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刘侯爷是个好主公,更是明主。”
在场几个人都知道,讨董联盟已名存实亡,一众诸侯进了洛阳后,半点也不提出兵长安,继续征讨董卓之事。也就是说讨董之战目前就告一段落。
“子义,如果在扬州英雄无用武之地,那么记得我们一群兄弟在等你。”赵云也算是娓婉地邀请太史慈入伙。
“记得,肯定记得!我们还是先议如何将这百万之众带回洛阳吧!”太史慈生怕赵云等再劝说,太史慈都有点拿不准自己会不会变卦。嗯,这叫想多了,此刻能答应投奔刘备,太史慈就不是太史慈。
关羽哥几个无不是忠义之人,自然不会强人所难,让太史慈背信弃义,而是自觉略过太史慈这一节,讨论起如何带百万之众回洛阳。
俗云三个臭皮匠顶过诸葛亮,还是很有道理的。六个绝世猛将,经过一通商议,也多少得出了一个结果,看样子还能行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