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关系的,我已经和学校那边请好假了。”
《白夜行》这部剧说来特殊,男主角亮司和女主角雪穗的存在虽说互为对方的救赎,两人之间的羁绊盘根错节,可是纵观整整十四集的剧本下来,竟然没有一处同框,全部是通过周围人的反应以及细微的小细节来体现的。
大概是因为这个原因,饰演雪穗的于锦鲤和饰演亮司的季皓在拍摄过程中的交集同样很少。
季皓的是正儿八经的科班出身的演员,在影视圈子里稳扎稳打了五六年才终于出头。
最开始见到于锦鲤的时候,他也和其他人一样,以为这个姑娘只不过是个过分漂亮的花瓶而已。她看上去安静、谦和,和剧里的雪穗一点也不像。除此之外,她好像还格外的贪睡,像是长在折叠椅上了一样,凡是要拍到她的戏份,于锦鲤就一定要提前窝在折叠椅上睡上一小会儿才能让自己进入状态,简直就像是在给自己充电一样。
直到季皓眼睁睁的看着于锦鲤睡眼惺忪地从折叠椅上坐起来,伸展着身体显露出漂亮的腰肢曲线。她睁开眼睛,施施然离开折叠椅走向镜头,把自己变成了雪穗的样子。
根本就不需要过多的控制表情与动作,这个女孩只要站在那里,就已经是雪穗的样子了。
不,除此之外,最妙的是,她能够自如的、恰如其分的表现出雪穗不同阶段的样子。
同样都是成年之后的雪穗,不需要过多的前请提示,仅仅只是根据于锦鲤的表演,季皓就能分辨出来,那究竟是那个与第一任丈夫新婚燕尔、扮做贤良淑德的妻子的样子的雪穗,还是那个把第二任丈夫牢牢靠靠的攥紧在手心里、俨然一副女强人模样的雪穗。
现在国内演技的流派大抵分为三种。
其一,用外在的表情、肢体、语言、音调的控制表现来体现塑造人物的表现派。通过外在表现形式突显人物个性,包括道具、特定的表情,标签式的动作等等,比如夸张的戏剧表演就属于表现派的范畴。
其二,通过体会内在体验、寻找并借助人物的心理依据,从内到外地表现塑造人物的体验派。演员必须尽可能地让自己变成角色,表现出人物的情感。效果是演谁是谁,要求一切必须都是绝对真实融入角色。
其三,脱胎于演技派的方法派。这种流派强调台前幕后都保持与角色一样的心理状态,从内到外的变成饰演的对象。其核心思想还是体验派的核心。演员的情感是通过触发自身经历而爆发出来的,调用自身的内在情感表现爆发带回到人物。
像季皓这样科班出身的演员大多都是表现派,而非科班出身的演员则主要是体验派,更多的靠的是天分。
季皓从前一直不大相信天分这种玄乎其玄的东西,进圈子五六年来,他不是没有见过有天分的演员,可是像这样的演员大多要么恃才傲物,要么就是长期把自己封闭在角色里走不出来,终归不是正路。
可是看了于锦鲤的表演,季皓才终于不得不承认,体验派这样的流派如果能够做到极致,呈现出来的表演的感染力与张力绝非寻常演员可比的。
或许这就是导演执意选择于锦鲤跨年龄段饰演雪穗这个角色的原因吧。
于锦鲤从学校那边请了假,大段大段的时间都泡在剧组里,没有她的戏份的时候,只要是闲下来,于锦鲤要么就是窝在折叠椅上盖着毯子睡觉,要么就是办一个小凳子坐在导演边上目不转睛地盯着监视器里的画面。
舞台镜头和影视剧镜头不太一样,她要花功夫去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