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看得多了的人,或多或少大抵都会注意到一些剧情和人物之外的因素,比如打光与色彩,又比如构图与拍摄角度。
普通观众或许察觉不到这些若有若无的隐藏在细节中的表现形式,可是许日月作为影评人,自然免不了对这些微小的细枝末节一再留意。
她注意到除了舞台光之外,开场的这几个场景几乎都是冷调的光,被压低的饱和度昭示着这个女孩昏暗单调的、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仿佛只有在舞台上,她才是鲜活的一样。
镜头一转,天河娱乐月选秀的考核场上,五名候选人身上贴着号码在站在台上,考核的环节是随机舞蹈。旁边四人一个个都跳得飞起,只有于锦鲤一个人傻乎乎地站在原地,像块僵直的木头。
——虽然你的舞蹈和声乐实力还欠水准,但是我们在你的身上看到了成为一名优质偶像的潜力……
——恭喜158号。
台下坐着一个穿套裙的女评审,大波浪卷发,导演在她的身上用了一个小角仰视,几乎是同时,许日月就从中读取到了这个镜头语言所传达出的讯息。
仰角拍摄人物,会给人以压迫性和威严性,她猜测这应该是天河娱乐的什么高层人物。
女评审在于锦鲤的名字上画了一个圈,选中了这个目前看来尚且一无所长的普通女孩。
再接着,是漫长的练习生涯。
从F级到A级,再到超脱A级的S级,于锦鲤历经了漫长的两年时间,而呈现到电影里,只剩下了反复切换镜头的二十余秒。
她筋疲力尽的练习。
她练得空荡荡的练习室里镜子都蒙上水雾,她躺在木地板上看晨光一分一毫的撕破黑暗。她做过伴舞,跑过龙套,也演过儿童剧,那些不为人知的艰难与辛苦化作蒙太奇画面,一点一点的铺展在了所有人的眼前。
再接着,于锦鲤迎来了生命中的一次难得的机会——《象牙塔》。
许日月看到这里的时候,有一瞬间怀疑出品方在表现这一段经历的时候有所顾忌,毕竟人人知道于锦鲤在《象牙塔》饱受恶意剪辑和后期压票的刁难,可是她转念一想,塔罗传媒都已经不复存在了,李缘木拍摄这一段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她看到镜头跟随在于锦鲤的身后,陪着她一步一步的爬上那座象牙塔的顶端,然后亲吻一枚银色的小皇冠。
那是C位的象征。
这是故事的第一个高潮。
紧随其后的剧情并没有人们想象之中的顺风顺水,出道以后没有舞台,没有资源,只有日复一日的繁忙通告,还有压得人几乎喘不过气来的来自黑粉和私生饭的恶意。
她作为偶像,出道以后只上了三场巡演,一场酷热闷得人喘不过气来,一场大雨瓢泼,根本就张不开嘴,还有一场与蚊虫共舞。
人们只看到偶像站在台前的光线,却很少听说背后的艰辛,他们不知道聚光灯下的那个影子此刻正经历着怎样的煎熬,更不知道他们在人们不曾看到的地方,经受了怎样令人不堪忍受的恶意。
他们只知道于锦鲤没有履行合同约定,提前与塔罗传媒解约了,然后在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谩骂起来。
镜头放得很慢,许日月看到那个单薄的女孩憔悴的、如同一只失足跌落的猫一样从舞台上摔下来,与此同时,一台沉重的单反相机紧跟着砸在了地上,镜头朝下摔了个稀烂。
于锦鲤的偶像生涯在这个节点,被舆论的恶意一刀斩断。
根据合约要求,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她不能从事任何演艺行业的工作,从十四岁就早早失学的女孩子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始准备她的高考和艺考,然后如同浴火重生一般,重新站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她拍网剧,拍电视剧,拍电影,一座一座的拿奖杯,站在聚光灯下致辞。
她身边的人来了又走,原本和她站在同一条水平线的同僚被她远远的甩在身后,最能理解她的挚友离开了这个声色犬马的圈子,一直看她不对眼的死对头沾染上毒瘾,从医院的高楼上一跃而下。
可她仍然在奔跑着,头也不回的奔跑着,奔赴向属于她的远大前程。
许日月在观影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一时间竟然忘掉了那种属于影评人的导演本能,她被带进了这个故事里,所谓的色彩与构图、所谓的镜头语言,这些故事线之外的元素一时间被她抛得远远的,她所有的感官都被吸引进了剧情之中,再也无暇顾及其他干扰的因素。
尽管这是一个所有人都早已知悉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