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周一,《靓靓》上市的第三个星期。
珠市乐响唱片公司总经理办公室。
黄明明吃惊地从发行部经理手中,接过沪市一家代理商发来的订货单,脸上满是震惊与意外。
这是一家在当地规模很一般的音像产品批发商,平时的销量非常平淡,但是《靓靓》这张专辑发行上市之后,所表现出来的渠道能力非比寻常,订货单一次性敢下80万张,而且还在询问如果一次性订到160万张,还能给多少优惠。
黄明明抬手揉了揉眉头,手中订货单随着手中的动作在摇晃。
他心里已经说不清是惊讶还是惊喜,总之好像两种情绪都有,心想:尚品音像居然敢要这么多的唱片,是他们疯了还是我疯了?
揉了揉眉头的廖和忠将订货单轻轻地放在桌面,然后使劲晃了晃脑袋,盯着发行部经理问:“跟尚品音像店的刘老板确定过这张订单吗?款项有没有问题?”
发行部经理当即回答说:“我跟他一再确认过了,刘老板说只要给足够的优惠,150万张唱片的款下午立即安排30%,一个月内再安排50%,剩下的20%在两个月内结清。”
廖和忠点头,这种付款方式算是比较稳的了,很多规模大一点的代理商回款方式更加苛刻,提货的时候最多先付20%,然后一个季度内回款60%,最后20%要等唱片上市半年,结束销售周期再根据剩余的库存量结清。
也就是说,最后一批款一般都是看能不能销售完,如果有存货,就要减去存货数量。
不过这张《靓靓》倒是没有这种风险,因为市场上的销售都很顺利,不过沪市那边能拿出这种订单和魄力,倒是史无前例。
没办法,华夏书店的订单也就不过区区300万张,但人家是全国零售渠道啊,你沪市只是一个长三角地区的的批发商,就算你能力再大,也无法超出长三角地区的销售范围,就像孙猴子,能力再打,你也翻不出佛祖的五指山。
黄明明这时起身在办公室里的文件柜里抽出一个文件夹来,翻开以后自言自语道:“他们从《靓靓》上市后累计一共提货40万张,回款已清,按照这样的销量,销售计划做的再高,翻一倍也就是80万张,160万张他们怎么完成?这可是我们整体生产计划的8%啊。”
发行部经理一时间没回过神来,倒是他身边的助理反应很快,“黄总,只能说这张唱片在长三角地区受欢迎程度远远大于全国任何一个地区,您可以参照华夏书店发过来的全国销售情况表来对比一下,看看是不是这样。”
黄明明急忙说:“对对对,我这就找找。”
说完后,黄明明将手上的文件夹放在一边,然后在文件柜里翻出华夏书店的文件盒子,在里面一个一个文件夹挨个寻找长三角地区的文件。
沪市、浙省、江省,三个地区的文件夹一次被找到,然后顾不上整理,便看了起来。
沪市:张。
浙省:张。
江省:张。
没错了,这里总计已经超过了100万张,也就是说华夏书店提走的唱片,三分之一的销量都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完成的。
黄明明看着这些数据猛然摇头,看来还是他大意了。
以前肖雪的唱片,卖最好的是华南地区,所以他一直盯着华南地区的销量,将近一百万张的销售数据让他冲昏了头脑,反而忽略了长三角地区。
不过细想之下,又觉得很正常,因为这个百万销量是掺加在华夏书店的整体销量里面的,被忽略一点都不奇怪,只能说是自己的团队在数据这一块处理的不够细化。
想到这里,黄明明对发行部经理说:“跟刘老板那边回复,每张少0.5元,如果不满意,每张少1块钱,160万张的回款按照他的意思安排。”
发行部经理闻言,点了点头便带着助理转身回去自己的办公室。
黄明明等他们离开以后,又开始对华夏书店的销售表逐一开始翻看了起来。
在一个地方失误一次就够了,如果还有类似长三角这样销量猛增的地区,再忽略的话,只能说他这个总经理太失职。
半个小时左右,发行部经理打来电话说订单已经确定,每张唱片优惠0.7元,下午沪市尚品音像的刘老板会把第一期的款安排过来。
黄明明听完后笑的合不拢嘴。
为了跟华夏书店合作,他把唱片的价格定的比传统渠道低了两块钱,现在沪市那边的销量直逼华夏书店的渠道,无形中等于多赚了一百多万,实在没法不高兴。
而且这个订单来的太突然,有谁能想到,张靓靓这样的一个新人女歌手发布的第一张唱片,居然在上市的第三个星期,就已经开始爆发,这无疑是华语乐坛的首例。
而且关键是,卖的太快了。
就算是生产面包的厂家,也没有信心可以将一款面包在短短的时间内卖成这样吧。
哪怕是公司内部事先对《靓靓》这张唱片的市场前景有过评估,纷纷认为这张唱片具备大火的体质,也难免太夸张了一些。
可是夸张贵夸张,事实胜于雄辩。
一个月内拿下一千万张销量,妥妥的白金唱片,没跑了。
这一切都在说明,张靓靓,火了。
而且是大火。
坐下之后抽了一根烟,黄明明的脑袋开始灵活了起来。
张靓靓是公司的歌手,能这样快速的在市场上火爆起来,无非是因为《靓靓》里面的歌曲,而这些歌曲,全都是杨灏天一个人一手包办的。
想到这里,他的思路开始清晰了起来。
前段时间的《云的泪》牛逼吗?
牛逼,一个月800万张的销量,横扫乐坛,让人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