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知道的部分答案,又是什么?”
“大家请看第一、四、六、八幅图。第一幅是栀子花。第二幅是凌霄花,第三幅是金盏菊,第四幅则是水仙。十幅图中。只有这四幅是花草,分别对应春夏秋冬和木土金水。”
栀子花春天开放。取栀子花左偏旁木字。凌霄花夏日开放,虽然不是很明显,陈墨染还是发现这其中蕴藏了土字。金盏菊就很明显了,乃五行中的金,秋日开放。水仙花冬日开放,对应水。
“《皇帝内经》云,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
这话所说的是感受四时气候相互克制的关系,春季属木,克制长夏土;长夏属木,克制东水;冬季属水,克制夏火;夏季属火,克制秋金;秋季属金,克制春木。
古人以五行配四季,缺一,便想出长夏来弥补,于是春夏秋冬加上长夏就合乎五数。长夏,由脾所主。
四时之胜,不仅说的是五行与季节的配属问题,也包含着疾病在季节变化过程中转归问题。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放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支。”一位老大夫立即摇头晃脑,接着陈墨染的话说下去。
那位老大夫所说的便是《黄帝内经》中有关四时之胜的相关注解,对于路曼声这个现代人来说,这样的说话方式着实令人头疼。但她在古代已经呆了一年多,也阅读了不少的古书医籍,已经慢慢习惯这种方式。
何况,但凡习医之人,都明白他话中的意思。简单来说,便是东风生于春季,病多发生在肝,肝的经气输注于颈项。南风生于夏季,病多发生于心,心的经气输注于胸胁。西风生于秋季,病多发生于肺,肺的经气输注于肩背。北风生于冬季,病多发生于肾,肾的经气输注于腰股。
长夏季节和中央的方位属于土,病多发生在脾,脾的经气输注于脊。所以春季邪气伤人,多病在头部;夏季邪气伤人,多病在心;秋季邪气伤人,多病在肩背;冬季邪气伤人,多病在四肢。
这便是四幅画所透露出的讯息,而一旦被众人发现,原本毫无头绪地几幅图里面,隐含着这么多中医理论,大家便跟打了鸡血一般,积极地去探究其他几幅图隐藏的玄机。
而与此同时,他们也感觉到,出题人并不是在存心戏耍和挑衅,每一幅图,都饱含着出题人的慧心巧思。他们所要做的,不是质疑这些画和大杨来使的用心,而是要充分相信出题人的头脑,相信他们每一个“不经意”的提示。
每一个提示都很奇妙,而他们方才所说的不过是字面上的意思,这四幅图背后所代表的意义,还有更多、更深刻。譬如秋之花金盏菊,名副其实的女性之花,古人将其称为“回春草”,可帮助调整体质及生理机能等诸多功效。
十幅图,取这四幅图,与其他六幅图定然有着某种奇妙的联系。
这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联系,就靠大尧医坛的精英们去一一将之寻找出来了。
陈墨染笑看着例会厅一双双兴奋的目光,心情很好地伸了个懒腰。
提前让这些菜鸟们感受一下尚医局交流的气氛也不错,这个尚医局,确实要加一些新血进来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