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这事好办,我回头问下常总。如果他没有其他安排,反正地上三层楼有二万多平,律所和知识产权代理公司也用不完,你们公司搬过来,咱们沟通起来也方便。”
姚远说完,忽然问道:“您今天来找我,不会就为这事吧?”
刘华一笑:“哪能啊,有正事。最近国内有家公司在美国发债,总部那边让我看看这家公司是什么情况。”
“那家公司?”姚远放下筷子问道。
“我说说你猜猜。海上航行终觉慢,一飞冲天赚大钱。”刘华说完微微一笑,打了个哑谜。
“你说的这家公司是从事航空业的吧?”姚远会意一笑。
刘华点了点头:“你猜到了!其实这也不是什么秘密,一查就知道。有人将他们海外融资部的一位老总介绍给了我们总部的老大,想从我们公司融笔钱。”
“怎么说呢,这家公司的银行贷款可是很高的,网上的信息不可全信,但也不是空穴来风。
最近几年他们公司可是财大气粗,看那家公司不顺眼就搞收购,先后收购了国外某大型银行的股份、某国际知名酒店集团的股份、航空租赁业务等等,一路买买买的,花了不少钱。
公司想通过收购优质资产成为世界五百强的意愿是好的,实际上也确实做到了,但奈何身上的子弹不够,硬努会伤身子。
就连宇宙第一大行都在给他们提供资金支持,不过银行做的不太地道,公司贷款改为了理财产品,卖给了老百姓,说白了就是转嫁风险。
可怜一帮老百姓散户还以为得了多大便宜,又有宇宙第一大行背书忽悠,便不要命似得抢购。
殊不知这是个坑,银行怎么会把赚钱的买卖往外推,都是觉得风险大,怕赔本所以才转嫁出去。如果公司能从银行贷出款来,谁还会去发理财产品?
根据公司的年报,他家的资产负债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几,这还是公布出来的,没有公布的呢?谁知道他家会不会有内部账(公司内外两套账是很普遍的),固定资产有五百多亿,那又能如何,短期债务的偿还能力太弱,都是固定资产。
另外他们家还投资了六七家P2P平台,p2p平台的借款期限一般都很短,一到三个月,超过六个月的基本上没有人要,而且利息一般都在百分之十五左右。
你琢磨吧,一个靠着实体起家的企业投资了那么多不动产,短期能有多少利润?能还的起这么高的利息吗?就算能还的起,那又能撑几年?
而且据说除了民间借贷、银行的债务、理睬产品、公司内部集资外,就连影子银行(不理解的可以问问度娘)都在给他输血。
不过看他们这么撒钱,跟个暴发户似的,估计就是座金山也能被搬空,后果可想而知,估计距离破产不远了!
网上有句话说的实在:花钱一时爽,还钱火葬场!”姚远侃侃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