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王爷按了几处后,道:“公子,你这不是落枕了。很明显是刚刚晃动用力拧着筋了。我先帮你按摩按摩,缓解一下肌肤的紧缩。”这话刚说完,慎王爷就大声朝门外喊平安去找府医过来。
府医原本以为是王妃有什么不妥,拎着药箱直奔后宅,还是平安拉着他转道来了书房,人一到,他才发现原来自己白担心了,有事的是如玉公子。他赶忙亲身上手摸一下如玉公子的脊椎,确认确实是扭了筋后,利索的拿出一根细长的银针扎了上去,扎稳之后,他才道:“劳烦管事准备个热帕子,公子这样恐要热敷一下。”
等银针收起后立马敷上热帕,一切事毕后,如玉公子歪着头告退。慎王爷不放心又让平安送他回去歇着。
等如玉公子走后,慎王爷慢慢回过味儿来,自己这是操之过急了,一点准备没有就想把所有的走向都摸得透透的。如玉公子估计被自己的无耻给吓到扭了筋,还是先按之前商议好的控制桩子及其同乡,看看事情走向再做安排。他拿起狼毫,飞快地写了一封信让护卫给廖副将送去。
然后,他想起潜江书院扩建一事还没和宋刺史打招呼,遂将搭在砚台上的狼毫再次拿起写起这事,催促刺史府抓紧时间审批公文,不要耽误学子读书大事。
午前,宋刺史就接到了命令,麻利的吩咐师爷找出李山长送来的扩建文书,一目十行将重点信息了解后,拿出刺史大印,粘上红泥,双手紧握将印狠狠戳上。随后,命衙差将公文送回潜江书院。看着衙差走远后,宋刺史感慨一声:“李山长和我磕了好几年,终于如他意了。那老小子指不定怎么高兴呢!”
师爷上前开解道:“大人与王爷一向交好,属下以为王爷此举必有深意,大人不妨等等看,那李山长占了这么大一个好处,总要出点血的。”
宋刺史点头:“你说的对,本官不急,慢慢等着就是了。”
其实也没要宋刺史等多久,李山长接到公文后第二日来王府致谢时,慎王爷就提出了要求。第三日已在蜀中建村安家的流民们就迎来了一位夫子。李山长一点折扣都没打实实在在满足慎王爷的要求,挑选书院里最拔尖的一撮学子去各村暂代夫子一职,还叮嘱学子们用心教,不要歧视他们的差水平,尽力让流民多识些字,感受当地人接纳他们的诚心。书院还和商行签订了每五日送学子出行的契约,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夫子是由各村村长招呼大伙儿一起迎接的,各村开会表决选出第一批入学的大龄学生。每次课后夫子都会给表现最好的学生写下评语,得到评语的人当日可从村长手中拿个号牌,积累三次就可兑换半斤肥肉。这个规矩一出,原本没什么兴趣识字的人顿时来了动力,实在是馋肉馋的,流离失所的人能不饿肚子就是好的了,谁还能矫情说馋肉呢?馋也得忍着,现在好了,有一个光明正大吃肉的法子,只要他们好好识字。他们还犹豫什么,硬着头皮上呗。刚开始他们没什么感觉,可学了几次回去娃儿问认识了啥字,当爹的拿个树枝在泥土上笔划,写好后收到娃儿敬仰崇拜的眼神心里别提多美了。不仅如此,出去做工和工友唠嗑显摆自己在认字时,马上能收获满满的羡慕。有些还像他们求教,时不时的也能和别人换换做个轻松活。渐渐的,他们这些泥腿子就回过味儿来了,原来自己不是爹娘说的天生榆木脑袋不是读书的料,只是因为家贫,父母只好断了自己的念想。现在自己识了些字,也尝到了识字带来的好处,再瞅瞅自家玩泥巴的娃,赶紧抓过来一起教,可自己毕竟学识有限,有的字写着写着就能写错笔划,还是娃儿给纠出错来,当爹的怎能服众呢?几家大人一合计就去找村长,问能不能给娃儿们也找个夫子?
村长眼一瞪就说他们尽想美事。有人不服就说自己不读了,夫子让给娃儿们。村长鼻子一哼气:“你们想读就读,想不读就不读啊。真以为我得求着你们了。要不是王爷体恤流民落难而来生活不易,特意指派潜江书院的李山长协助你们认些字好谋生计,谁舍得拿肉哄着你们学?油多多的大肥肉自己留着吃不想吗?人家书院的派来的这些夫子可是正正经经的读书人,多是考中秀才举人的,人家的时间不珍贵吗?教你们我都觉得暴殄天物了,你们还想人家求功名的人教你们的皮猴,要是我,都不好意思张这个口。”
流民们这才知道事情的始末,一方面感念王府和书院的恩德,一方面又羞愧自己贪得无厌。可是他们的确想让娃儿们接受好的教育,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甚是复杂。
村长见棍棒下的差不多了,又开始撒甜枣:“当然了,你们来了蜀地定居,大家就是一家人,自家兄弟不说两家话,该帮忙还是得帮忙,这么着,我这就递个话过去问问人家的意思,看看上面可不可以考虑一下我们的问题。不过,给娃儿们请的夫子,你们可别想着继续免费了啊!”
众人点头,忐忑不安的回去等消息了。
正在泯江当监工的李山长接到消息时,拍了一下额头,说道:“这事还真忘记了。”回书院后,他就和各位夫子商量一番,去信各村,让他们把娃儿送来书院和蒙学的一起读书。夫子们平日里比较忙碌,每日去村不现实,五日一去娃儿们学的也不扎实,干脆送过来还方便呢。
各村长传达消息后,流民们也觉得这样好,统一接送的话大家轮流去就行也不耽误干活。可这束修就很为难,给多了,家底有限;给少了,又显寒酸。众人一筹莫展时,一个在码头搬货的人道:“我前几日听人说泯江码头边上正在盖书院,大家不如去帮帮忙,用力气抵债。”这个主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于是第二日送娃儿们去了书院后,大伙儿齐齐整整的出现在泯江码头,李山长见这么多人来,还疑惑地问工头:“今日怎么增加人手了?”
工头也是一脸茫然,几番询问之后才知道缘由。李山长听完后,点头道:“这样也好,两厢便宜。我们的工期可以缩短,他们的娃儿可以安心读书。”
此后,书院的工程进展神速。宋刺史坐在衙门偏堂,笑呵呵得对师爷道:“李山长为了扩建个书院可没少折腾,又收学生又送夫子的,王爷这买卖做得不亏,本官怎么没有想到呢?”
师爷宽慰道:“王爷大概也是没办法了,那些流民扎堆建村,人是在了,怎么管束不让他们反感比较棘手。李山长又来哭闹建院,王爷不把他甩出去用起来,以后谁都可以去王府提要去了。”
宋刺史这才心里熨帖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