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杜晓凡选购两台机器人的时候,订单除了可以选择机器人的外形,还可以选择主脑的类型以及个性制定。主脑的类型,解释起来比较麻烦,杜晓凡当时也看不太懂,毕竟还没接触相关的知识。小白也是简单解释一番。
小白:“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你就把主脑挡住机器人的性格,那些选项就是个性体现。”
杜晓凡:“这样啊,我好想明白了一些。不过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无非就是工作机器人,又不是智能机器人。”
小白:“我也不知道那些工程师的想法和目的,不过以前出现过一次机器人故障,非常大的故障,尤其是对这类非智能主脑的机器人。后来经过多次改进,就发展成现在的机器人主脑。当然这和智能机器人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你想听智能……”
杜晓凡:“不不,先算了。”我也听不懂啊。
小白:“但是这些选项都是很片面的表现,机器人主脑的核心,还是为人类服务。晓凡,不用担心这些选项会影响机器人的使用。这些选项也就是为了让这类机器人,更接近人的行为。尤其是这类人形机器人,也是为了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杜晓凡:“嗯嗯,那管理百家小镇的机器人,就选这个‘开朗’还有‘认真’。”
小白:“可以。”
杜晓凡:“我的真人版就选这个‘谨慎’、‘观察’。”
小白:“你对自己定位很准啊。”
杜晓凡:“看你说的,难道你比我准吗?”
小白:“……”是。
杜晓凡:“这些选项必须都要选择两样吗?”
小白:“人形机器人是必须要两箱,非人性只选一项就可以了。”
杜晓凡:“那智能管家白姨,当初为什么不用选?”
小白:“白姨是虚拟管家升级成的智能管家,管家类机器人出厂前就会设计好主脑,性格这块都是随机的。只有技能是后天升级而成的。”
杜晓凡:“这样啊。好吧,反正我也不是很懂,怎么样都可以了。”
至于智能管家白姨,当初其实只是把普通的虚拟管家机器人升级,并没有任何选项,而管家机器人本来和别的机器人就不太一样,并不需要选择性格,只需要选择技能就好。出厂前所有管家机器人都已经设置好主脑类型,至于其他的并不会想普通工作型机器人那样需要多种选择。
杜晓凡当初升级后,只要求白姨拥有做饭的技能,其他都没有提升。当然也是因为提升技能,要多花钱,她当时不是还很穷嘛。不过现在她觉得白姨会做饭以及完全够用,其他那些功能,等到了星际再升级也不晚。
杜晓凡带着真人版机器人,也没做什么特殊的事情,就是手把手交给它如何购物,如何与人类接触,以及在人群中如何表现不会引人注意等等。真人版机器人虽然没有完全继承杜晓凡的性格,但是论模仿技能,说她俩是双胞胎根本不准确,完全是同一个人才对。杜晓凡也发现了,真人版机器人模仿她的表情,比管理员机器人更加‘逼真’。
-----------------------------------
事实证明,某种工作确实很适合机器人来做,比如网上购物。以前杜晓凡给终结者订货,全部货都需要她一家一家来定,下单后还要核实数量、型号,订单的地址、电话等等信息。要不是杜晓凡以前的工作,就是跟数字打交道,还真容易出错,毕竟订单的数量可不少。
现在全都交给两台机器人去做,两台机器人分工明确。一台负责终结者的订单,所有订单内容只需要一扫,就核实完毕,机器大脑可别人脑强多了。另一台就负责为杜晓凡寻找新的货源店,杜晓凡只要把商品交代给机器人,机器人就会根据习惯在网络上寻找合适的货源网店或者代理商,并通过了信息甄选等等费时费力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