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排除游骑查探淮军的动向,他们接下来到底是战是和,都得提前探知。如果我们提前知晓他们的目的,自然方便做出更合适的应对。”
“君姬所言有理,你们都听见了吗?”
“国君,要论城中如今那支部队最精锐,自然是刚刚大胜选锋军的乞活军。不过我看乞活君都是步军,全军只有左偏牙将自己骑着马,自然是不适合做游骑。除此之外就属尉迟将军的黑甲军最为精锐,正好尉迟将军又有极强的战斗决心。我看要不然就让尉迟将军带人打探情报吧,然后让那三千乞活军回到城中。等勤王之师来了以后,就停留在城外。
如果淮军再来,就用这些勤王之师去消耗淮军的兵力。如果淮军赢了他们进而攻城,就用乞活军跟他们打。如果淮军拼不起兵力的损耗提前撤军,就让最后赶到的神武军去追击。
我看乞活军确实训练有素,但是训练的时间毕竟还是短一些。刚才平淮伯没有趁势追击,反而将乞活军收缩到城下。我猜他的乞活军如今只训练好几种阵型,适合背城而战,却不适合野战。
神武军一直都是我君子国的野战之军,拿来跟淮军的惨败之师对阵,理应还是能够战而胜之的。就算不能全歼淮军,起码也能让他们进退失据。如果能够跟着淮军进入淮国境内扫荡一番,也能弥补我们君子国这一场大战的损失了。”
听完姬行的长篇大论,君襄公笑道;“大将军是老成持国之言,寡人觉得可以施行。丞相,你可有所补充?”
“大将军深思熟虑,真是让人拍案叫绝。那些勤王之师虽然有拳拳之心,可惜毕竟都是粗野之人。全都放进城内,反倒会让城内的局势更加混乱。而且因为被围城时日已久,城中的粮食已经不多了。如果放他们进城,自然会有劫掠之事。到时候淮军未能攻入城内,却让君子国的军队洗劫一番,岂不是徒增笑料?”
君姬点头赞许:“的确是这个道理,勤王之师不能入城。非但普通的州郡之军不能入城,就是神武军也不能入城。虽然城卫军一贯战力太弱,但是城卫军多是君子城周边的良家子从军。所用的将官又有很多都是宗室之人和官员子弟,相对而言更可靠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