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撤军以后,就会一路撤到两国原来的边界线。因为除了燕回山以外,一路上都是坦荡的平原,根本就不利于防守。所以淮军只能退到边境线,借助原本就有的城池来防守,才能稳住阵脚。
这样一来二去,几乎就形成了默契。淮国以守待攻,靠着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保持着自己进攻的态势。而君子国的底线就是燕回山,只要守住燕回山就能守住一切。
所以燕回山以北君子国的力量很薄弱,几乎不会在这里建立任何大型的城池,集中所有的力量把燕回山建立成一个牢不可破的堡垒。至于燕回山以北的平民,几乎是放任他们自生自灭。
每年向这些百姓收取的赋税很少,可是一旦打仗也会视他们为无物。淮军不能攻破燕回山,自然就不会放弃这些到嘴的肥肉。一来二去双方打仗的次数太多,把燕回山以北的百姓都给吓住了。他们终于受不了这些打仗时候的劫掠,纷纷逃走。无论是南下逃回君子国,甚至往北逃进淮国,都好过这样被夹在两国之间艰难度日。
下马关内的士卒每隔三年都会轮换一次,可是这关卡却已经竖立了快要三百年了。远远望着燕回山,在这里蹉跎了半生的卫明忧叹了口气。
何英武察觉到卫明忧的心情似乎不佳,就上前劝慰:“将军,咱们已经赶到了燕回山,山上下马关上的旗帜还是我君子国的旗帜。我们还有机会,将军却为何要叹气?”
“英武,你是一个聪明人,当知道军人是不怕马革裹尸的。我当兵已经有二十多年了,自然也不怕死。可是人老了,终究会变得多愁善感一些。让人笑话了,真是惭愧。”
“将军,您可是征北将军,要是您被人笑话,我们这些小兵就不用活了。您是我们的主心骨,就只管下令好了。我们这些人都是您的下属,保证不会说半个不字。曾经我就是神武军的一员,是您的下属。如今我还是您的下属,保证遵从您的军令。”
为将者,最害怕的就是下属不听从自己的指挥。这会既然何英武如此识相,卫明忧的心情自然大好。他下了马,然后跟何英武说道:“我们就潜伏在前面那一片竹林里,然后等着夜里入下马关。”
“将军,此时关前并没有人,我们为何不直接入关?”
“淮恒侯是一个聪明人,他打仗总是出人意料。如今下马关前一片寂静,可不是什么好预兆。”